金秋十月,义乌第六代市场标志性项目——全球数贸中心市场板块亮相,标志着这座“世界超市”迈入全新发展阶段。义乌力天玩具创始人陈美君为儿子“抢”下全球数贸中心店铺,计划布局潮玩与二次元赛道,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从“鸡毛换糖”的拨浪鼓声到“买卖全球”的万商云集,义乌始终以独特姿态吸引世界目光。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文化的基因深埋于历史肌理,更在新时代思想的指引下焕发出磅礴伟力。习近平同志曾先后13次亲临义乌指导工作,足迹遍布义乌国际商贸城、横塘村、李祖村等地,其高瞻远瞩的指引为义乌的跨越式发展注入了不竭的灵魂与动力。 文化引领的义乌印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八八战略”,首次将文化力量置于区域发展的核心位置。他强调,“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增强浙江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系统阐释了文化在经济、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一思想为义乌发展指明方向:既要成为经济高地,更要铺就文化沃土。 习近平同志13次考察义乌,始终贯穿对文化驱动发展的深刻思考。在商贸城摊位前,他关注商品流通背后的信用体系建设;在横塘村、李祖村,他体察乡风文明与基层治理效能。他明确要求义乌将商业传统、创业精神、开放胸怀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为新时代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鸡毛换糖”的艰辛历程锤炼出义乌人重信守诺的品格。国际商贸城7.5万个商铺背后,是无数诚信故事。习近平同志考察时强调“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推动义乌深化“信用义乌”建设:从发布全国首个市场信用指数,到建立覆盖全市场的信用评价体系,再到对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信用已成为义乌最可靠的“通行证”。这种文化内核铸就的商业信誉,支撑起“世界超市”的全球信任网络。 义乌将“义利并举”的朴素信义观升华为现代市场规则。例如,商贸城推行“先行赔付”制度,商户若出现质量问题,市场方先行赔付消费者,再追究商户责任。这一制度源于“无信不立”的传统文化,却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创新转化,成为全球客商安心交易的基石。数据显示,实施该制度后,市场投诉率下降40%,复购率提升25%。 文化基因激荡出发展活力 义乌人的骨子里,镌刻着“敢为天下先”“不等不靠、敢闯敢试”的创新文化基因。这既是“拨浪鼓文化”的时代延续,也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激励下迸发的更为强烈的进取精神。 习近平同志多次勉励义乌“大胆探索、大胆实践”,点燃了传统市场向数字化、全球化跃升的引擎。跨境电商规模突破千亿元,“义新欧”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6000列,数字贸易新模式层出不穷。这些创新背后,是义乌人勇于突破、善于变通的文化气质。例如,义乌某企业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商品溯源,将传统文化中的“童叟无欺”转化为数字时代的信任机制,赢得国际订单增长30%。 在横塘村、李祖村等地的走访中,习近平同志对基层探索的肯定激励着乡村依托文化资源发展新业态。横塘村原为“义乌发展经验”总结地,2013年因城市更新整体搬迁,848户农户住进新居,旧址变身为129亩开放式公园,成为市民休闲新地标。李祖村则通过“文化+产业”模式,吸引73家创业主体入驻,涵盖文创、农旅、电商等领域,带动271名农创客扎根。村集体入股的梨工坊整合全产业链,开业即走红;雾也农场新增打铁花等沉浸式项目,成为乡村文旅新亮点。 李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方豪龙介绍,村庄通过“文化积分制”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参与志愿服务可兑换农产品,弘扬家风可获得贷款优惠。这一制度将传统文化中的“邻里互助”转化为现代治理工具,使村庄从“脏乱差”逆袭为“全国文明村”。数据显示,实施积分制后,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比例从30%提升至85%。 多元文化交融绘就和合画卷 夜幕降临,鸡鸣山社区的阿拉伯烤肉摊香气四溢,不同肤色的人们在街边闲谈,霓虹灯闪烁着阿拉伯语、英语和韩语。这个汇聚58个国家和地区居民的“联合国社区”,通过制度设计与人文关怀,营造了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 鸡鸣山社区设立的境外人员服务中心,每周提供五次免费汉语课程,教授公交乘坐、购物点菜等生活用语。传统节日期间,服务中心举办家庭联谊、文化周等活动,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例如,中秋节的月饼制作工作坊吸引上百名外籍居民参与,他们将本国食材融入传统配方,创造出“巧克力月饼”“咖喱月饼”等创新品种,成为文化交融的生动注脚。 上月27日,2025年义乌市第三届丝路文化嘉年华在福田湿地公园开幕。活动以“共享丝路美·五福义家亲”为主题,中外嘉宾共同参与《丝路友好倡议》仪式,11名“国际传播友好使者”获颁证书。在义乌工作10年的浙大四院医生阿马尔表示:“这里是丝路枢纽,也是我们的家园。讲好义乌故事,是我们的责任。”近年来,福田街道年均举办1500余场文化活动,惠及20万人次,通过啤酒节、情人节联谊等活动深化文旅融合,展现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 义乌汇聚全球商品与上万名常驻外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此和谐共处。社区里的国际融合互助会、学校里的多元文化课程、市场旁的异域风情餐厅……这些制度设计与人文关怀,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利益共同体。例如,义乌某学校开设“丝路课堂”,邀请外商家长讲授本国文化,学生则用3D打印技术复原各国古建筑,实现文化互鉴与创新。 从县域实践到中国方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习近平同志13次考察足迹,一条以文化力量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已然清晰。从商业信义到创新精神,从开放胸襟到人文追求,文化因子汇聚成推动义乌破浪前行的磅礴伟力。 义乌实践深刻昭示: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是理论创新,更是攻坚克难的行动指南。例如,“信用义乌”建设将传统文化中的“信义”转化为现代治理工具,为全球市场提供了中国方案。数据显示,实施信用评价体系后,市场交易效率提升35%,纠纷率下降50%。 义乌从传统商埠到现代化国际商贸都市的蝶变,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独特经验。其经验表明,文化建设需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通过文化赋能产业升级,通过创新激活传统基因,通过开放包容凝聚全球资源。例如,全球数贸中心将文化创意融入市场设计,打造“展贸一体”新模式,预计年交易额突破2000亿元。 义乌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这里不仅汇聚商品,更传递文化理解与尊重。例如,丝路文化嘉年华通过“万国美食”洽商会等环节,促进消费的同时增进国际友谊,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魅力与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决心。 在文化之光的照耀下,义乌正书写着从“买卖全国”到“买卖全球”的新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县域实践样板,也向世界讲述文化赋能发展的精彩故事。这条以文化铸魂的发展之路,不仅属于义乌,更属于每一个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城市。 |
GMT+8, 2025-10-10 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