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露思许妍妆造爆火!义乌:在做了!”随着电视剧《许我耀眼》的热播,产自义乌的发夹、饰品等在各平台卖成了爆款。近年来,作为世界小商品之都的义乌,俨然成为网红爆款的“制造地”。 义乌能“吃”到各种热点变现的红利,既离不开灵活的市场机制,也离不开超强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作为小商品制造产业链的前端,义乌模具产业的快速发展如同一个强大的创新引擎,持续不断地为下游制造企业输送着澎湃动力。 义乌模具城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该模具城交易额达20.4亿元,同比增长56.4%。义乌模具城三区去年底投入使用后,推动“模具+智能制造”深度融合,为“义乌智造”抢占市场先机提供有力保障。 着眼“快速” 生产“一站式”完成 “这批塑料花模具的生产得再提速,客户那边等着要呢。”日前,义乌市兴达仿真花模具车间内,负责人周波一边查看模具精度,一边叮嘱工人加快生产节奏。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的玩具经营户宗先生又将新产品设计图发给周波,让他加快开发新的生产模具。这样的产业链上下游高效联动的场景,义乌每天都在上演。 走进位于上溪镇的义乌模具城,各种模具产品令人目不暇接。有指尖大小的塑料玩具模具,有巴掌大的五金外壳模具,也有半人高的汽车挡板配件模具等,不一而足。 “自2014年义乌规模化布局模具产业以来,已集聚企业1200余家,从业人员超1万人。目前,义乌自己每年开模的产品种类达3000余种,涵盖硅胶、锌合金、铸铁、注塑等多个品类,真正实现了小商品需要什么模具,我们就能造出什么模具。”义乌市模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华春介绍。 在义乌模具城,从塑料粒子等原材料、注塑机等机械设备的采购,到模具及产品的研发设计、模具加工制造、自动化生产线研发装配,再到注塑产品制造,都能“一站式”完成。 “小商品销售就讲究一个‘快’字,款式更新快、订单交货也要快,模具产业就是‘加速器’。”从事工艺品生产、贸易的义乌市湘来吉工艺品厂总经理陈奇志说,依托义乌模具产业完善的产业链配套能力,如今企业从设计新产品样式,到拿到生产模具并投产,仅需10天左右,比以前缩短了近半个月,大大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锚定“质优” 实现“全流程”把控 每一件小商品的生产制造,都离不开模具的精准塑造。“一套好的模具是生产出高质量产品的基础。无论是塑料制品、金属配件还是橡胶产品,其尺寸精度、外观光洁度都直接由模具质量决定。”刘华春介绍。 来到义乌市瑞利科科技有限公司的恒温车间内,一排排自动化的生产设备不停地运转着,几名技术工人来回检查显示器的数据……“里面有好几台高精度的设备,都是花大价钱从德国进口的。”负责人吴华介绍,为了提高模具的品质,企业从原材料选择、设计把关,到精密加工和品质检测,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一点马虎。 义乌顶峰模具厂,是扎根义乌20多年的圣诞挂件模具生产企业。在该企业负责人尹正华看来,在义乌小商品市场,经营户对外观、功能、结构的微创新需求更多。“义乌模具城的集聚效应,使得这种微创新的次品率变得更低,试错周期变得更短。”尹正华说,今年以来,公司根据制造商反馈的圣诞产品新需求,已累计开模产品80副,产值达70余万元。 在模具生产过程中,产品模数越多、精细度越高,对模具企业的品控要求也越高。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浦实工厂店”占地四个摊位,十分醒目。“从新材料的研发,到模具设计、加工,再到产品生产,我们整个产业链都已配齐。”负责人郭世鑫介绍,“我们会根据市场需求,同时开模几十套模具,将一两百种原创新品推向市场。此外,也会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化的开模生产。” (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浦实工厂店”的生产企业配置了手绘技师、泥塑师傅、面点师和模具技师等岗位,技术人员占比超过10%,关键岗位的技术人才特地从上海等地聘请。 聚焦“智能” 引领数字化转型 “先有模具,再有产品,最后通过自动化实现降本增效,批量生产。‘模具+智能制造’是未来小商品制造向中高端方向发展的顺势而为,正推动模具产业走向数字化转型之路。”义乌市智能制造协会秘书长魏松林介绍,协会成立一年多来,会员单位已从30多家发展至260家。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8家“3D打印”模具生产商,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义乌模具城三区市场三楼、四楼的智能制造展示装配区,入驻了非标自动化机械设备、包装机设备等30余家科技制造企业,为小商品产业发展持续注入新质技术动能。 眼下,总投资4.29亿元的模具城三期二阶段项目正在有条不紊推进中。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精密模具生产能力。总投资3.8亿元的模具数智产业园项目已完成土地征收和施工图设计,预计今年12月底开工。“这里规划建设1栋13层综合楼及3栋8层厂房,定位为‘智能化产业平台’,旨在提升产业链数智化服务能力。”义乌市模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童彬彬说。 这几年,义乌有40%的模具产品远销东南亚、非洲及拉丁美洲等地区。以模具产业为核心,外国客商到义乌市场采购半成品、产品配件、原材料或生产设备,运回国内简单加工再销售的态势明显。 “我们的模具远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基本上每天都是满负荷生产。”义乌老金模具有限公司是义乌模具协会执行会长单位,公司总经理金昭认为,从出口成品为主,到增加了中间品以及技术打包输出,代表着义乌模具城发展的新趋势。 “我市模具产业将积极探索‘模具+中间品’贸易模式,加快转型发展。”童彬彬说道,随着“模具+智能制造”产业联动、迭代升级,未来义乌模具城将用更多“义乌智造”,做强创新“主引擎”,引领模具行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全球小商品设计之都和模具行业创新发展示范高地。 |
GMT+8, 2025-10-20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