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义乌市城西街道创新打造“合安心”平台,升级“城西街道村级项目招标公信平台”,通过资源整合、平台赋能和数据应用,全面推动村级资产“增值式”管理,帮助辖区村集体增收超过1296万元。 城西街道从摸清家底入手,破解村级资产“小、散、闲”难题。街道农办组织各村开展资产资源大起底,建立“一村一清单”,梳理闲置房屋、仓库、空地等资源。截至目前,已盘点优质闲置资产35处、空地52亩,核对有效合同1957份,确保资源“颗粒归仓”。如黄山坞口村的高星塘水塘从无偿使用转为公开招标,租赁权以每年5200元成交;流大塘村的废旧变压器等物资通过招标售出24.51万元,额外增收近15万元……这些举措让“沉睡资源”重获价值。 为强化竞争与透明,城西街道去年4月推出“公信”平台,将村级公告栏移至线上,实现信息及时发布、广泛传播和全程留痕。该平台对接本地网络资源,阅读量提升20%,流标率下降17.2%,单条最高阅读超1万次。今年118个项目中,18个实现中标价翻番以上。如黄山坞口村的富民水库从“负资产”转为租赁招标,以6万余元/年成交,3年半签约增收21万余元。村民反馈,平台让招投标公开透明,更具公信力。 在监管层面,城西街道强调“制度防线”与“数据赋能”并行。实施“三个一律”原则,即所有处置一律纳入平台审核,未经平台公示的处置一律不予入账,未经平台发布私自处置的一律追责问责。截至目前,该街道纪工委通过定期抽查处置流程、合同履约情况等,发放整改通知6份,避免损失72.5万元。 城西街道还打造“合安心”合同管理平台,利用数据防控风险。截至目前,该平台系统已发送到期提醒284次,终止异常低价投标行为4次。此外,利用大数据对同类型资产资源招投标价格进行趋势分析、数据赋能。如帮助毛店桥头村科学定价,租金增收10万元。 |
GMT+8, 2025-10-24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