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其他新闻 查看内容

玩摄影 剪视频 做公益 银发族开启“多元潮生活”模式

2025-10-29 08:47

摘要: 如今,义乌的街头巷尾跃动着这样一群银发身影:他们不再是传统印象中颐养天年的长者,而是活跃在数字世界、艺术创作与社会公益前沿的“新时代潮老人”。从云端到田间,从讲堂到山水,他们正以蓬勃的生命力,重新定义 ...


如今,义乌的街头巷尾跃动着这样一群银发身影:他们不再是传统印象中颐养天年的长者,而是活跃在数字世界、艺术创作与社会公益前沿的“新时代潮老人”。从云端到田间,从讲堂到山水,他们正以蓬勃的生命力,重新定义着金色的晚年。

终身学习,七旬老人深耕“潮生活”

在浙江开放大学义乌学院的合唱教室里,77岁的吴广秀正与同学们学唱《一生一个祖国》。作为2023年浙江开放大学“学习达人”,他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书法课、声乐课等。“退休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吴广秀笑着说。

2016年从教师岗位退休后,吴广秀开启人生新篇章。他不仅掌握了电脑和智能手机应用,还编写了一本约25万字的人生回忆录《路痕》。这部凝聚心血的著作,记叙了他从出生到退休的人生历程和义乌社会变迁,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时代的印记,在读者中引发热烈反响。

如今,他还坚持活跃在关心关爱青少年一线,是省关心下一代“红船精神五老宣讲员”,以及金华“婺老之声·义乌红树林”宣讲团成员,曾获得金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最美五老”荣誉称号。吴广秀风趣地表示,“五老”是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而他身兼“五老”,即“老党员、老教师、老敲糖帮、老学员、老志愿者”。他确实也忠实地履行着“五老”的使命、职责和义务。

与此同时,他还是义星社公益协会的骨干志愿者,持续为弱势群体送去温暖。“老牛已知近黄昏,莫须扬鞭自奋蹄”,这句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正是他精彩晚年的最佳注脚。

光影筑梦,退休摄影师玩转数字时代

“快看,晨雾开始散了!”清晨5点的李祖村,58岁的朱海涛已架好相机,捕捉着瞬息万变的光影。三年前退休的她,如今是浙江开放大学义乌学院摄影班班长,更是视觉中国的签约摄影师。她的作品《卢村晨晓》荣获全国老年教学成果展摄影类作品最佳人气奖,镜头下的乡村美景令无数网友赞叹。

打开她的短视频账号“海涛如风”,110多条作品记录着大美中国的帧帧侧影:从晨曦中的田野到暮色里的古镇,从人物的生动瞬间到人文景观的厚重底蕴。为了更好地呈现作品,她下载软件自学剪辑,还购买了会员精心打磨每个画面。“时代在进步,我们老年人也要与时俱进。”朱海涛边说边向记者展示她最新的摄影设备。

据悉,她的微信短视频账号粉丝量已达1000多人,她还被评为微信视频号优秀创作者。朱海涛喜欢通过视频记录旅游瞬间,有时候也会在美篇上发布作品。“我家人也都有摄影爱好,他们喜欢和我一起探讨摄影技巧,我觉得退休后的生活丰富多彩。”朱海涛说,每逢节假日,一家人带着“长枪短炮”外出采风,有滋有味,其乐融融。

碧水守护,70岁志愿者谱写环保新篇

作为一名热心市民,今年70岁的丁大鸽依然健步如飞,穿梭在义乌的江河溪流之间。早年,他在商海努力拼搏。2014年,退休后的他加入五水共治巡查队伍,把精力投入环保公益事业。无论刮风下雨、暴热严寒,他都坚持每周二巡查,跑过义乌90%的村庄,至今已坚持11年,是环保阵线上的“银发战士”。

“我们管天管地管水还管空气。”丁大鸽幽默地说。前几天,他刚带队巡查了农田塑料垃圾污染,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经过一年又一年的努力,如今偷排污水的情况几乎看不见了,垃圾偷倒的情况也大有改观,这些变化,丁大鸽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作为“义老骥”志愿者服务队成员,丁大鸽几乎从不缺席任何一次巡查任务。他说,虽然如今年纪大了,但还不想服老。尽管年已古稀,他的干劲丝毫不输年轻人:“只要还能走动,我就要继续为美丽义乌贡献力量。”

这个重阳节,义乌的“潮老人们”正用丰富多彩的生活向我们证明:年龄从来不是追求精彩的障碍,而是积淀智慧的财富。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越来越多的银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描绘着新时代老年人的生活图景,展现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最美夕阳红。


佛堂:200余名银龄老人共赴文体盛宴  多彩非遗“暖”重阳  后宅:重阳民俗活动升腾人间烟火气  玩摄影 剪视频 做公益 银发族开启“多元潮生活”模式  一城秋色映重阳 万般温情暖银龄  

义乌网

GMT+8, 2025-10-29 11: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