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网络新闻 查看内容

横店影视:无中生有才会样样都有

2025-11-7 12:06

摘要: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大到强,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传奇。 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 2003年6月,习近平同志勉励横店要大胆地探索,大力发展影视文化产业。当时,横店打算向影视 ...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大到强,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传奇。

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

2003年6月,习近平同志勉励横店要大胆地探索,大力发展影视文化产业。当时,横店打算向影视上下游产业拓展,但苦于缺少政策的依据。在习近平同志的推动和支持下,2004年4月,横店挂牌成为全国首个影视产业实验区。

影视产业实验区挂牌3个月后,习近平同志再次来到横店,鼓励横店成为全球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和影视产品生产基地。

“影视产业实验区成立之后,我们所有东西都在摸索,无中生有才会样样都有,这是习总书记告诉我们的。”横店集团副总裁徐天福说。

20多年来,这块由政府部门主管,以企业为发展主体的改革试验田里,长出全国首家中外合资电影娱乐公司、全国首个境外合资影视产业项目、全国首个地方电影审查中心等新鲜事物,将“无中生有”的故事书写得更加精彩。

横竖都能赢

从一无所有到应有尽有,如今的横店坐拥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50余个影视实景基地、130余座摄影棚、2000多个拍摄场景、逾14万名群众演员,构建了立项审片、拍摄制作、产权交易、产业孵化、人才培养的全体系支撑,形成从场景搭建、道具制作、设备租赁、演员中介到餐饮住宿、娱乐设施等全产业链闭环生态。

不管是传统长剧的拍摄场地,还是竖屏短剧的取景场所,面对影视和经济环境变化下剧组降本增效的需求,横店始终站在时代风口,主动求变,积极应变。

近两年,横店成了微短剧制作的热土,有了“竖店”之称,现有古装景2700多个、现代景300多个。今年1—10月,横店共吸引微短剧剧组3095个,同比增长267.58%。

10月14日,艳阳高照,横店各片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横店竖屏剧运营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天在拍剧组87个,筹备剧组80个,正在杀青剧组72个,入住酒店剧组104个。

闫妍是郑州海峰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制片人,去年初来到横店,截至目前,海峰影视在此拍了700多部微短剧,平均每月制作20~30部。“场景多,配套足,成本低,服务好。”她点赞道。据介绍,横店能在2小时内解决群演、道具、场地等需求,大幅压缩筹备时间。

记者在横店竖屏剧运营中心看到,工作人员十分忙碌,或排单,或接电话,或协调。“中心于去年初成立,负责微短剧剧组的接待、统筹、场景安排等,工作人员已从最初2人增加到目前11人。”横店竖屏剧运营中心负责人周丰来说,去年以来,横店通过优化服务、简化流程、降低住宿成本等,吸引越来越多剧组前来拍摄,每天七八十个微短剧剧组同时开拍是常态。

与此同时,周丰来也感受到微短剧制作越来越精品化,剧组投资普遍增多,从去年的每部30~50万元提升至如今的80~120万元。

东阳德玉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生于横店长于横店,2022年底由传统影视企业转型为微短剧制作公司,今年已制作短剧183部,10月在拍24部。记者获悉,精品化制作令德玉影视出品的微短剧持续登上热播榜。“我们打造了系统化的全流程制作体系,注重对内容创意与叙事质量的深度打磨,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与工业化支撑能力,并实现数据驱动与用户反馈的闭环优化。”德玉影视负责人屠光浩说,这些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实现微短剧从量到质的突破。

微短剧已从“风口”走向“关口”,唯有关注创作,才能穿越周期、行稳致远。11月2日,以“横竖有戏,创在浙里”为主题的首届全国微短剧剧本创作大赛收官,千余部剧本参与角逐,优秀作品现场签约孵化。这也是中国网络视听协会与我市开展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接下去双方将携手打造全国领先的网络视听(特别是微短剧)产业生态体系。同时,我市以本次大赛为契机,全面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推动产业向剧本创作、后期制作、IP转化等全链条拓展,构建多轮驱动机制,进一步促进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虚实都能胜

1996年,横店第一个影视拍摄基地——广州街诞生。由此,横店拉开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幕。

20多年来,横店建成涵盖从秦汉到唐宋、明清到近代各类影视拍摄场景,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累计投资数百亿元。

当前,一期2万多平方米的现代戏通用场景正在建设,将补上横店现代戏不足的短板;600多亩的实景拍摄地开发,将为剧组提供大量新场景;10万多平方米的道具库房、占地67亩的横店演员村(剧组酒店)利于丰富配套服务……

在巩固实体影视基地这一传统优势的同时,横店全力进军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虚拟制作领域。一方面,实体基地为虚拟制作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测试场地,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为实体产业赋能,提升其效率和边界,“虚实”结合共同构成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

今年6月,横店影视产业园新添重磅设施——最新一代水下摄影棚,填补了当地水下拍摄场景的空白。摄影棚依托两座功能差异化的水池实现场景全覆盖:U型人物池造型独特,可营造无限延伸的视觉效果,专为人物特写及静态情感戏设计;多功能置景池能灵活适配深海探险、河湖嬉戏等多样化场景。截至目前,该摄影棚已吸引15个剧组前来拍戏。

去年制作11部电视剧,今年又接了4部,位于横店的浙江亿和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业务繁忙。两年前,亿和影视投资约4000万元在横店建成虚拟摄影棚,深受剧组欢迎。“能满足各种场景的拍摄需求,目前拍摄古装剧、玄幻剧为多。”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张升说,这是利用前沿技术对影视制作、消费和传播方式的一次深刻革命,“技术先行、技术应用,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

随着影视工业化的推进,横店主动转型提升,目前已拥有130多个高标准摄影棚,29个高科技数字化摄影棚;启动“影视文化产业大脑”建设,建成横店视频、横店影视产权交易中心等线上平台;合作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虚拟拍摄系统,目前已储备超8000分钟数字高清全景影像素材、4000多个三维模型库;引进数字化、智能化的道具制作生产线等。

此外,横店探索开发虚拟拍摄技术,建设影视云,进行实时拍摄、跟踪、渲染、合成,后期前置化,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实现产业融合,技术赋能。

当前,横店正主动拥抱新质生产力,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现代影视文化产业创新体系,不断增强影视科技实力,加快影视产业工业化进程,激发新活力、打造新优势,努力抢占影视文化产业全球制高点。

内外都能行

20多年光影逐梦,“横店出品”声名鹊起。截至目前,横店累计接待剧组超过4000个,入区企业主投或参投的作品,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白玉兰奖等国家级大奖,总数超200部。

与此同时,“横店出品”的漂洋过海,为增强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作出了新的探索。

推动影视剧出海,已成为诸多影视企业的自觉选择。近年来,东阳欢娱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加大与HBO、FOX、YouTube、Netflix、Disney+等40多家国际著名的媒体集团、有线电视、OTT平台、流媒体渠道合作,将60多部影视剧发行至全球,收视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得30多亿的播放量。与此同时,欢娱影视延伸文化产业链,图书、服饰、数字文创以及衍生品、美食等在海外也引起热烈反响,全方位向海外消费者展示东方美学,实现故事出海、非遗出海、IP出海,提升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全面彰显中国文化自信。

近年来,在全球文化消费升级与数字传播提速背景下,微短剧发展迅速,作为文化“新三样”的重要部分,正在成为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的“新名片”和推动文化新消费、新业态、新服务的重要载体。

5月底,首届亚洲微短剧大奖在韩国釜山落幕,多部中国作品榜上有名,其中5部短剧“产”自横店,如《桃花马上请长缨》《长公主驾到》《庆余年之帝王业》《我在古代开星巴克》《与风吟》等。以《桃花马上请长缨》为例,该剧于去年8月上线,全球累计播放量超4亿,海外充值超百万美元,并分发到海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记者获悉,横店正加快构建微短剧出海创作支撑体系,致力于打造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微短剧出海创作基地。去年10月,横店国际短剧联盟正式成立,联盟集聚创意、IP、制作、技术、发行、人才和资本等核心要素,为短剧提供从创意孵化到全球传播支持。此外,联盟还汇聚律所和专业技术单位,为短剧出海的“航母”插上护航双翼。

如今,横店已建成国际化的影视人才库,合作外籍群众演员工作室5家,外籍群众演员超1100人,同时开发建成欧洲小镇、欧美室内景等一批海外场景,为微短剧创作出海提供有力的人才和场地支撑。

当前,横店正积极探索外籍演员来浙便利化措施,加强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升服务质效和拍摄保障,力争打造全国微短剧出海的服务高地和创新样板。

2025“义起来学艺”秋季班汇报演出落幕  “85后”博士用90余幅漫画挽住时光  趣味运动会 关爱“新业态”  老北门麻花: 一拧一炸,28年“酥香”穿越而来  “刚”查燃气消防 “柔”解家庭心结  稠城街道多部门联合护航三挺路夜市烟火气  

义乌网

GMT+8, 2025-11-7 15: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