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一支由义乌市人力社保局带队,6家重点企业与培训学校组成的“帮帮团”,跨越千山万水,将“技能礼包”和“就业春风”精准送达四川成都、万源和重庆长寿、武隆等地。短短三日,东西部劳务协作的桥梁在务实对接中愈加坚实。 精准对接,共谋新篇。此次义乌“帮帮团”马不停蹄,与当地人社部门、妇联展开多场深度座谈。从企业急迫的用工需求,到劳动力技能的持续提升,再到零工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双方坦诚交流,共寻良策。 更关键的是,2026年农民工复工返岗的“春风行动”已提前谋划,为义乌明年一季度经济“开门红”做好准备。“义乌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开放的创业生态和‘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我们将提供全链条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市就业和人才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在推介会上向创业者与劳动者发出诚挚邀约。 在四川省39个欠发达县域妇女增收技能培训会上,“帮帮团”专题推介了返乡创业成果,持续输出“义乌送渔”经验。6家义乌企业现场进行宣讲,发布优质岗位信息,并与当地就手工艺订单合作达成多项意向。 近年来,“授人以渔”的模式,在巴蜀大地持续释放能量。“帮帮摊”连工厂,对接义乌源头工厂资源,助力四川特色产品扬帆出海;“电商培训”赋新能,超2000名川籍学员借力电商直播,让“巴山好物”畅销网络;“共富工坊”惠民生,模式成功复制,帮助留守妇女、低收入群体实现“家门口”增收。 技能点亮人生,奋斗改变命运。丹巴县的王玉琼,从手工艺学员蜕变为导师,带领藏族姐妹年编40万个中国结,“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又养家”的梦想照进现实;返乡大学生余鑫,扎根卓斯尼村,用流苏手艺串联土特产,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故事,是这条“共富路”上最动人的注脚。 平台共建,服务升级。活动期间,“帮帮团”实地考察了义乌小商品城(重庆)数智产业园。双方就挂牌设立“义乌市就业创业(川渝)服务站”达成共识。届时,这一新阵地将为川渝劳动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就业创业直通车服务。 义乌人社“帮帮团”的千里之行,是深化东西部协作的务实之举。随着共建技能培训基地、组织巡回招聘、推广返乡创业模式的持续深化,“一技成、天下行”的愿景正在更多劳动者脚下铺就坦途。这条跨越山海的“共富桥”,连接的不只是岗位与技能,更是两地人民携手奔向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 |
GMT+8, 2025-11-18 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