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昨日上午7时30分,2025卡游义乌半程马拉松(简称“义马”)在梅湖体育中心鸣枪起跑,来自全球各地的万名跑者用脚步丈量这座活力澎湃的城市,共赴一场全民健身的盛宴。 经过多年的发展,“义马”已成为义乌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本届赛事不仅点燃了全民健身的热情,更通过“体育+文旅+商贸”的融合模式,全方位激活城市经济活力。赛事前后推出专属福利,凭号码布畅玩义乌等多重优惠,进一步点燃文旅消费热。跑者、游客畅游国际商贸城、佛堂老街等特色景点,沉浸式感受商城魅力,直呼“义乌好好逛”。 “跑一次‘义马’,感受到这座城的用心。”“义乌是一座有情有义的城市,遇到一群温暖的人。‘义马’,明年还来!”……当“义马”落下帷幕,社交平台上如潮的好评仍在延续,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场“金牌赛事”应该有的模样。 奔跑吧,义乌 2025“义马”的落幕,标志着一个新的起点启幕。当奔跑的脚步与城市的脉搏同频共振,当竞技的激情与文旅的魅力交相辉映,“义马”正以独特的魅力,让更多人读懂义乌的繁华与温情、活力与底蕴。 赛道上,跑者们挑战自我、永不言弃;赛道旁,志愿者的微笑、观众的呐喊、亲友的期盼,汇聚成这座城市最动人的温情暖流。这场马拉松用速度与温度,展现了城市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彰显了城市的素养与风尚;以“赛事+文旅”的深度融合,激活了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义马”的赛道,不只是里程的丈量,更是这座城市拼搏精神的延伸。奔跑中,专业的赛道带着“世界超市”的烟火气,也紧裹着追梦人的勇气。奔跑中,观众此起彼伏的喝彩声,见证了万名跑者的坚韧之心。从起点到终点,所有人都是这座城市向上力量的传承者,续写着速度与温情的新故事,见证着这座城市更加美好的未来。 跑过“义马”,你会懂得:所谓坚持,就是把每一步走得扎实,把每一个梦想都追得坚定,而这片土地,永远为奋斗者喝彩。 奔跑吧,“义马”明年再会! “义马”的速度与温情 ▢ 全媒体记者 傅柏琳 丝路新风吹拂商城,奔跑之情汇聚义乌。昨日,当最后一位选手跨越终点线,2025卡游义乌半程马拉松赛事落幕,留下了无数关于坚韧与激情的精彩瞬间。 这场奔跑盛宴,不仅见证了万名跑者的速度与激情,更以渗透细节的温情服务、串珠成链的文旅画卷,勾勒出“有情有义 世界义乌”的鲜活模样。如果说城市为一座流动的展览馆,那么“义马”则是一条跃动的艺术长廊。本次马拉松赛道堪称“移动的义乌风光”,巧妙地将城市地标与自然美景串联起来,让选手在奔跑中直观感受“商城义乌”的繁华,邂逅“生态义乌”的诗意,全面领略商城义乌的独特魅力。 跑者们从梅湖体育中心出发,途经义乌江绿道、全球数贸中心、义乌植物园等地标,自然生态、文化底蕴与商贸活力在21.0975公里的路程中完美交融。一侧是五彩斑斓的江边,一侧是错落有致的现代商圈,跑一场马拉松,“读”懂义乌的多元魅力,不少跑者如是说。更令人心动的是,赛道沿线设置了非遗展示、民俗表演等特色展示点位,让跑者、市民在奔跑、呐喊间隙,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根脉。 自2015年创办以来,“义马”凭借专业的赛事组织与浓厚的城市氛围,实现了从“铜牌赛事”到“金牌赛事”的飞跃式发展,始终保持着A1赛事的办赛标准。今年,赛事组委会秉持“便民、美观、专业”的原则,调整起点集结区,有效减轻赛事对主干道交通的影响,最大程度降低对市民日常出行的影响。赛道沿线,能量补给站里的常规补给一应俱全,志愿者已演练过无数次递水动作,既稳又快;医疗保障线,专业救援团队、急救观察者与志愿者组成防护网,全程守护跑者安全;赛后恢复区,一站式服务让跑者感受温暖与关爱。“从赛前领物到赛后恢复,每个细节都让人感动。”这是众多跑者的共同心声。 赛事的温度,更来自城市与跑者、市民的双向奔赴。赛事组委会联合市文明办发起文明参赛、观赛倡议,让文明成为赛道上最动人的风景之一:万名跑者有序传递雨衣,让赛道保持清洁;约旦留学生Yaser用流利的中文,为各国选手加油鼓劲,还有正在放秋假的“小孩哥”坚守在距离终点500米的加油区,响亮的呐喊声穿透人群。镜头内外,观赛市民共同营造义乌最美的“移动风景线”,展现“有情有义 世界义乌”的独特魅力。 赛道外,一场无声的“搜索”也在悄然进行。亲友团手持各种摄影器材、娇艳欲滴的花束,在终点线的专属区翘首以盼,每一个拥抱与赞叹都满含骄傲与牵挂。这场温情互动,让“义马”超越了竞技本身,成为全民参与的嘉年华。而“赛事+文旅”的深度融合,更让这场奔跑盛会产生了持续的“化学反应”。赛事组委会联动义乌天地、吾悦广场、青口宝龙广场、银泰百货、新光汇等全市50多家商贸场所,为参赛选手提供“跑完马,逛义乌”的专属权益,让他们在完赛后既能品尝义乌美食,又能感受商城消费活力。“这个活动真是一举两得,提升了选手的体验感,还推广了义乌的美食和旅游景点。”第一次参加“义马”的跑者邹明轩说。 参赛选手:用脚步丈量城市之美 ▢ 全媒体记者 何彦婕 昨日,2025卡游义乌半程马拉松的终点处人声鼎沸,欢呼与掌声此起彼伏。随着参赛选手陆续接近终点线,道路两旁的观赛市民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冲刺瞬间。 上午8点34分,小将武明瑶率先冲过终点,以1小时04分44秒的成绩夺得本次“义马”男子组冠军,引来观众阵阵喝彩。紧随其后,杨定宏以1小时05分28秒的成绩获得男子组亚军,王迪宇则以1小时08分25秒的成绩获得男子组季军。 女子组的角逐同样扣人心弦。李芷萱以1小时12分12秒的成绩强势夺冠,唐晓芳和冯丹分别以1小时14分47秒和1小时15分11秒的成绩,将女子组亚军和季军收入囊中。整场比赛精彩不断,观赛市民直呼“看得过瘾”。 “对自己的成绩比较满意,状态也很不错。”来自陕西的武明瑶手捧奖牌,笑着对记者说道。他表示,当天的天气非常给力,赛道起伏有致,跑起来特别有意思。 这位22岁的小将与马拉松的缘分始于2021年。“当时刚上大学,跑步只是为了解压,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爱上了这项运动。”2023年,他正式踏上半程马拉松的赛场。三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在感受不同城市风土人情的同时,也斩获了40余次冠军。 如今,跑马拉松已成为他的主业,他保持着“一周一赛”的节奏。此次参加“义马”,他同样以“以赛代练”的心态轻松上阵。而他奔跑的脚步不会停歇,接下来,他还将奔赴南宁,继续在半程马拉松的赛道上挥洒汗水。 值得一提的是,获得男子组亚军的杨定宏,正是武明瑶一直以来的偶像。“以前经常看他跑步的视频学习,没想到这次能同场竞技。”武明瑶兴奋地表示。 面对后辈的崛起,年近40岁的杨定宏倍感欣慰:“看到年轻选手不断突破,我感到后继有人,特别开心。”这位跑了22年马拉松、参与过上千场比赛的老将,自14岁起便在云南体工队接受系统训练。2017年的无锡马拉松上,他更是一战成名,创造了当年中国马拉松的最佳成绩。 常年的运动让他的体脂率始终保持在8%。“虽然年龄不占优势,但我有不服输的精神。”杨定宏坚定地说,“我希望一直跑到60岁,把这项正能量的运动传递给更多人。” 女子组冠军李芷萱冲过终点后一脸轻松。刚参加完全运会的她马不停蹄地来到义乌。她告诉记者,完赛后的“正事”就是“逛一逛国际商贸城,尝一尝红糖麻花”。 在比赛过程中,她一边奔跑,一边沉浸于义乌独特的城市风貌,穿过国际商贸城、美术馆、江滨公园,领略现代美、文化美与自然美。“植物园环境很好,空气清新,跑道跑起来非常舒服。”她说道。 除了沿途赏心悦目的风景,李芷萱也感受到了义乌这座城市洋溢的热情。虽然是第一次来到义乌,市民们一路的加油呐喊、志愿者们细致周到的服务,都让她倍感温暖,对这座城市的好感度瞬间拉满。她表示希望未来还能有机会再来义乌,感受这里的活力与温情。 文化加油站:让跑者感受城市温度 ▢ 全媒体记者 陈秋池 昨日清晨,2025卡游义乌半程马拉松,在热烈的气氛中拉开帷幕。本次赛事在开幕式及赛道沿途设置了5处文化加油站,不仅串联起梅湖体育中心、博物馆(美术馆)、植物园与江滨绿廊等城市地标,更通过多样化的特色表演,将义乌的城市风貌与文化内涵融入奔跑体验,持续为跑者注入动力。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文化加油站进一步深化本土元素,紧密围绕“有情有义 世界义乌”的城市文化品牌,让跑者在每一步中感受义乌的文化底蕴与城市温度。 上午7点30分,发令枪响,万名跑者迎着晨光出发。东洲大鼓随之擂响,30名身着亮橙色服装的鼓手敲起鼓,节奏铿锵,鼓点与跑者步伐呼应,激荡起整座城市的活力。“‘义马’开办以来,我们从未缺席。”鼓队领队陈丹雅说,“这已成一场约定,共同见证城市发展。”今年鼓队在队形上做了调整,横竖斜皆成直线,视觉效果更加震撼,也象征着义乌人团结向前的精神风貌。 鼓声渐远,选手们沿商博路前行,途经国际商贸城、义乌港等地标,感受这座城市从古道信义到商海奔涌的脉动。当首位选手抵达植物园入口,萨克斯声悠然响起,旋律在晨风中流淌。地面上红、黄、蓝三色线交织,是义乌美丽乡村的标识,红色象征《共产党宣言》首译地,黄色代表“一带一路”节点城市,蓝色寓意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园内,中国计量大学乐队的歌声在林间穿梭,与奔跑的脚步共舞。 转入银海路,文化加油站设在国际商贸城二区新能源市场,歌声与舞蹈正热烈上演。随后在福田路与城北路交汇处,18名舞者跳起爵士大齐舞,欢快节奏感染众多选手,他们挥手应和,脚步轻快。“两分半的舞蹈已跳了二十多遍。”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团委艺术实践中心舞蹈团负责人郑贻尹表示,“作为‘情绪补给站’,我们愿以最饱满的热情为跑者助威。” 选手们继续向前,穿越的不仅是街巷,更是对生活的热爱。阳光洒在赛道,映照出每个平凡身影中的不凡。每一次喘息、每一滴汗水,都在诉说奋斗的意义。这座城市以开放包容迎接八方,跑者则以坚韧步伐回应期待。终点渐近,欢呼如潮,胜利不仅属于最先抵达的人,更属于所有未曾放弃的追梦者。 志愿服务:奔跑之外有担当 昨日,2025卡游义乌半程马拉松热力开跑。此次比赛的顺利进行,不仅得益于跑者的热情参与,还离不开工作人员的默默奉献与全力支持,用专业与坚守筑牢赛事安全防线。 从赛事筹备到鸣枪开跑、完赛,“义马”的赛道上涌动着温暖力量。在这场赛事中,全市建立健全应急指挥机制,卫健、公安、环卫等多部门协同联动,为赛事安全、环境整洁、参赛选手保驾护航,沿途群众组成啦啦队加油助威。这群没有参赛号码的群体,以最饱满的热情、最贴心的服务、最优美的沿途风景,为赛事圆满举办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当天,在奔跑的人潮旁,按规定间隔全程布点,由义乌市红十字会向社会招募的赛道医疗观察员时刻紧盯跑者状态,用专业技能为生命护航。据了解,此前,经线上线下多轮培训及严格考核,最终252名志愿者脱颖而出,顺利掌握心肺复苏、创伤救护、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使用等赛道急救核心技能,并均持有红十字救护员证。 “先别动,我帮你喷一喷。”在“义马”终点线不远处,身穿红色的医疗志愿者声音急促而温和。只见他们第一时间为跑者喷上运动冷冻喷雾,动作娴熟利落,确保缓解肌肉酸痛。“喷完舒服多了。”冲过终点的跑者朱文凯对医疗志愿者竖起大拇指。 |
GMT+8, 2025-11-24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