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肯钻研技术,工资就能‘涨不停’;拿个竞赛奖项,公司和政府都发奖金;大家干劲足了,企业效率高了”…… 在义乌,一场静水深流的薪酬变革正重塑着产业工人的“钱袋子”与职业尊严。去年以来,市总工会积极推行“能级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将技能等级、创新贡献与薪酬直接挂钩,不仅让技高者、多劳者“多得”,更激活了企业创新引擎。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840余家企业签订专项合同,覆盖职工超20万人。从“大锅饭”到“精准激励”,一条新的晋升通道正惠及劳资双方,书写共同富裕的基层实践样本。 精准匹配技能与“钱袋子” “能级工资”的核心,是将薪酬体系从“资历导向”转向“能力导向”。它通过量化职工技能等级、创新成果、安全绩效、学历提升等“能级”要素,让工资单真实反映个人贡献。 “‘能级’是能力与贡献的层级化体现。协商机制让企业与职工共商薪酬规则,例如高级技工津贴、创新奖金占比,确保‘技高者多得、创新者获利’从口号落地为制度。”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解释道。 这一变革背后,是市总工会联合人力社保部门的多维度发力:今年,我市共开展专题培训14场,赋能992名企业代表与工会干部;选取清越光电等企业试点攻坚;在电商等行业订立专项合同;通过现场观摩会推广标杆经验,铺设出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薪酬晋升路径。 企业试点与面上推广双线并行 义乌清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首批试点,鼓励职工提改进建议,一年内收获超千条提案,创造效益颇丰。 生产线曾受14.16%的不良率困扰,机械夹持导致产品摩擦损伤。工程师耿刘团主导将PS贴合机中转方式改为真空吸附,避免机构件直接接触产品,月度不良品锐减上百片,质量成本直降超万元。耿刘团感慨道:“这项创新通过能级协商写入合同,我拿到了奖金和荣誉证书。工友们都说,智慧真能变‘真金白银’,大家都抢着学新技术!” 能级的维度不限于技术产出,安全贡献同样被量化奖励。安全工程师赵慧敏推动弹片式联锁装置升级为磁感应式,并增补物理隔离措施,工伤事故归零。“安全投入不是成本,而是最大效益。”赵慧敏说,公司薪酬方案中,安全绩效占比提升,推动职工提高排查安全隐患的积极性。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试点还成功辐射至行业层面。针对我市电商领域技术工人薪酬模糊、留人难等痛点,市总工会联动人力社保局与企业代表,推出相关文件。当中,明确最低工资增幅、技能津贴标准和创新奖励条款,惠及8000余名从业者,为破解区域性共性难题提供了“义乌范本”。某电商企业技术主管杨一寒表示:“有了这个标准,我们招人、留人更有底气,员工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更清晰。” 能者多得,重塑企业竞争逻辑 “能级工资”协商机制的深化,正结出“企职双赢”硕果。从职工视角看,机制鼓起了“钱袋”,更提升了尊严。一名获得省级技能竞赛奖的工人何浩龙表示:“过去荣誉只是墙上证书,现在直接兑现收入。”这种“价值变现”激发了内生动力,促使职工积极提升学历、考取证书、增强技能,平时更会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成功从“执行者”蜕变为“创新主体”。 对企业而言,机制激活了“一池春水”。清越光电、陆港电商城等企业反馈,员工主动创新氛围浓郁,次品率平均下降了,安全事故大大减少。更深层的是企业文化重塑——崇尚技能、鼓励创新的生态吸引高素质人才聚集,技术工人忠诚度大幅提升。 “这套机制不仅优化了短期效益,更锻造了企业核心竞争力,重塑企业竞争逻辑。以清越光电为例,其专利年申请量稳步增长,产品良率跃居行业前列。”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当智慧被定价、奉献被铭记,产业工人的春天已然到来。“能级工资”实践,为义乌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而持久的工会动能。 |
GMT+8, 2025-11-27 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