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中国地图册,在南中国海那片蔚蓝大海深处、在红色珊瑚礁和蓝色海水的图标后面藏着一个叫做西沙群岛的地方。由于地处海南岛东南约330公里的海面上,长期以来人迹罕至,所以这里有保存完好的海洋生态系统。对于久居内陆的人来说,西沙简直就是海天外的最后秘境!
西沙群岛是中国大陆到东南亚和印度洋海上航线的必经之路。千百年来,无数满载着陶瓷、丝绸、香料、胡椒等货物的商船经此驶过,这一航线又被冠以“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香料之路”和“香药之路”的美称。 据史料记载,西沙等南海诸岛古称“崎头”、“珊瑚洲”。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文字中就有南海诸岛出产海龟和玳瑁的记载。东汉的扬孚在《异物志》中把南海的暗沙、暗礁称为“磁石”;唐宋时期许多历史、地理著作中把西沙命名为“九乳螺洲”。早在北宋时期,朝廷就已开始把西沙群岛置于自己管辖范围之内,还有古代最有名的元代天文地理学家郭守敬,曾被元朝的元世祖委派到南海进行天文测量;清朝朝廷曾派遣海军官兵100余人前往西沙群岛逐岛查勘,命名刻碑,重申主权;抗战结束后,当时的国民政府派海军到西沙,从日本人手中接收了被占的领土。1959年,人民海军官兵正式进驻西沙永兴岛,成立了“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办事处”,直接对西、南、中沙群岛及其海域进行管理。 |
GMT+8, 2025-7-2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