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午,市体育局组织全市相关经营性游泳场所负责人召开安全工作会议,要求切实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对经营性游泳场所再进行一次安全隐患彻底排查和整改,做到思想重视、措施到位、责任到人。 据悉,这是近期该局召开的第二个游泳场所负责人安全会议。今年,为把好经营性泳池的安全关,市体育局可谓多措并举。 硬件软件都要查 6月23日,市体育局召开全市体育场所文明卫生暨安全工作会议,并专门给相关游泳场所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游泳场所安全管理的通知》,并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要求相关负责人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在泳池正式对公众开放前,必须进行彻底的自查自纠,消除安全隐患,不符合开放条件的不得对外开放营业;务必加强对救生员、游泳教员、水质管理员上岗资格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无证上岗现象的发生。 同时,还相继举办了水上救生员培训班、防溺水知识进校园、发放宣传单等活动,以请专家授课、现场演练、发放资料等形式,增强市民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救生防身能力。 7月初以来,市体育局专门组织人员,开始对相关的游泳场所进行专项检查。每到一处,工作人员都严格对照《游泳场所管理检查对照表》进行检查。从内容来看,该对照表分许可、设施设备标准、救生设施、救生人员、安全制度等五大检查项目。其中提到,深浅水区要具有明显警示标志,浅水区水深不超过1.2米;250平方米水域面积要设有两座救护观察台,配备两名固定水上救生员,每增加250平方米要再增加1名救生员,水域面积不足这个的,至少设置1个救护观察台,而且其高度不低于1.5米,至少配备1名固定水上救生员。 据了解,截至目前,市体育局已先后检查了6家游泳场所,基本情况良好,近期将对其余几家进行严格检查。 去正规的游泳场所 “未经行政许可的游泳池在管理制度和设施等方面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市民选择时一定要慎重。”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对外开放经营的游泳池中,经过审查许可的泳池相对来说更为安全。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拥有《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游泳)》的有梅湖游泳馆、锦都酒店游泳池、银都酒店游泳池、南山戏水乐园等8家。另外,义乌中学游泳池和工商学院游泳馆相关许可证目前正在申请办理中。 随着暑热天气的不断持续,泳池已渐渐成为很多人消暑纳凉的好去处。一般来说,一个合格的游泳馆或游泳池,它的安全措施必须过硬,必须符合下列要求:有合格的专门救生人员、有齐全的救生设备、有完备的规章制度、有专门设立的医务室。在此,市体育局再次提醒相关经营场所的业主,一定要紧绷“安全”这根弦,强化日常管理,而广大市民最好选择到有一定救生措施的泳池嬉水,少到山塘水库去游泳。 游泳池谢绝“酒泳” 炎炎夏日,呼朋唤友吃点烧烤、喝点啤酒,然后找个游泳池下水纳凉。对不少“泳士”而言,类似一幕每年夏天都会上演。 “禁止向游泳人员出售含酒精的饮料,禁止醉酒的人员进入游泳场所。”其实,按照《浙江省游泳场所管理办法》,酒后是不能游泳的。“游泳也算高危运动项目,一旦喝酒,行为意识控制力就会相应减弱,很容易出事故。”相关专业人士指出,酒后游泳和酒后驾驶一样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大家千万不能麻痹大意。据了解,为了安全考虑,目前我市有几个经营性游泳场所已配置了测试酒精的相关仪器。 为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市体育部门提醒广大游泳者,要千万注意自身安全。如,在游泳池中,尽量不要打水仗,不要过度嬉戏玩耍;游泳前要注意看清楚区域,分清深水区与浅水区,选择适合自己的区域进行活动;下水前要适当地进行冲澡和热身运动,不要直接跳水,因为人体温度与水温反差较大,直接跳水易发生抽筋。如果一旦发生抽筋、溺水等现象,务必要保持镇定,切勿拉扯旁人,建议改用仰泳的姿势来保持身体的平衡或用明显的肢体语言向救生员求救。 |
GMT+8, 2025-7-22 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