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主任,各位委员,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上半年检察工作基本情况 上半年,我院在市委和上级院的正确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市政府、市政协及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我市“五个转型”改革发展大局,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各项检察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紧紧围绕改革中心任务,着力服务发展大局 探索“大物流”领域法律监督机制。先后走访了市物流办、商检局、海关等多家单位,深入开展“大物流”领域尤其是快递物流、国际货代、陆港物流园区建设职务犯罪预防的调研工作。办理物流领域相关案件31件58人,首次运用《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书》形式向物流办、电商办等8家单位发送检察建议,督促设立快递物流监管部门邮政管理局,推动建立严格的快递收寄验视制度和快递实名制,系列做法得到三位市领导批示肯定。 推进“大治理”领域检察督导机制。围绕统筹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行动,尝试直接介入并督促公安、环保等部门妥善处理相关案件,上半年共办理此类案件20件58人。会同市监察局、“五水共治”办等单位,多次对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及管网建设工程开展监督巡查,形成水环境治理的强大合力。联合市公安局查获一起交易额高达14余吨的特大剧毒化学品案,有效避免大量剧毒物质流入社会。 强化“大建设”领域执法监督机制。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城乡建设、重点工程、土地管理等问题,开展职务犯罪专项检查和跟踪督查,上半年以点带面在工程建设领域立案查处受贿案件6件6人。同时,对个案中反映的倾向性问题和类案中反映的普遍性问题,开展“一案一剖析”和“类案分析”,及时查找相关单位在体制机制和管理上的漏洞,并通过检察建议、联席会议等形式督促整改5次,有力净化了“大建设”领域的法治环境。 二、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确保社会和谐安定 依法履行批捕起诉职能。上半年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案件1110件1419人,批准逮捕1026件1293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1515件2075人,提起公诉1432件1997人,移送金华市院14件21人。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和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侵财犯罪,批捕“两抢一盗”、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恶势力犯罪案件642件804人,起诉803件1046人。细化翻译人员参与刑事诉讼规则,办理外国人犯罪案件7件7人;制定《外来犯罪嫌疑人羁押同等办理办法》,以无逮捕必要不捕外来犯罪嫌疑人89人,为改革发展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严肃查处职务犯罪案件。上半年共立案查处职务犯罪案件14件16人,其中,T·W贿赂案件11件12人,渎职侵权案件3件4人,含现职正科级干部2人,副科级5人,先后查办了市规划局原副局长林某某受贿案、市气象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毛某某受贿案、市广播电视台原党委书记、台长王某某、副台长朱某某等4人受贿窝案等一批大要案。同时,认真落实省检察院、省审计厅惩防涉农领域职务犯罪专项行动,强化贪渎并查联动效应,查处了以上溪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原主任杨某某等3人滥用职权、受贿案,市农业局植物检疫站原工作人员何某某T·W案为代表的都市农业发展资金扶持项目领域职务犯罪,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农诈骗案件3件3人,有力地推动了依法行政和执法公正。 不断深化职务犯罪预防。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扎实开展专项预防和系统预防,联合市审计局出台《关于在反腐倡廉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的意见》,建立信息交流和情况通报、线索移送和个案协作等机制,推进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就市婚姻登记中心原登记员樊某某滥用职权、受贿案向民政部门发送检察建议,直接推动省民政厅在全省婚姻登记系统开展专题预防。深入推进反腐警示教育,先后为市审计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等10余家单位的1500余名干部讲授廉政警示教育课;对容易引发职务犯罪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撰写《廉勤分析报告》,每季度呈报党委一次,将廉政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三、不断加大法律监督力度,全力维护司法公正 加强侦查活动监督。对应当立案而未立案的,监督立案34人,其中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1人。对未及时移送审查起诉的,追诉22人。对应当提请批捕而未提请的,追捕18人。对侦查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发送纠违通知书6份。 加强审判活动和刑罚执行活动监督。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7件,法院已改判4件。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行政判决或裁定,提请或建议提请抗诉19件,法院已改判6件。严格审查看守所呈报减刑案件5件22人,建议不予呈报5件6人,纠正违法收押3件3人,纠正单人提审61次,针对社区矫正中的问题,监督收监9人,发送检察建议8份。 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围绕城乡建设、财税管理等民生民利领域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并通过提前介入、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整改4次。5月底,我院在办案中发现,市地税局未将龙淮松紧带有限公司的厂房租金纳入税收监管,遂通过检察建议形式督促市地税局重新核查、扣缴,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65万余元。 四、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增强检察工作效能 丰富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渠道。认真落实《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建立健全涉法涉诉案件统一管理、快速移送、按期回复、公开答复、合力化解的内部工作机制,上半年共受理各类举报、控告、申诉线索266件次,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息诉息访。积极拓展佛堂检察室基层触角,设立检察联络站并聘任检察联络员,建立“室—站—员”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村级便民中心的对接,提升基层服务水平。 建立“重点人群”案件办理机制。对近十年涉民族宗教、涉分裂独立、涉暴力恐怖案件办理情况进行梳理,对部分边疆敏感地区人群结伙、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盗窃、暴力抗法、强买强卖、玉石诈骗等案件进行综合分析,并就涉疆涉维重大敏感案件协作办理机制与市国安局达成一致意见,出台《涉疆涉维案件风险评估预警办法》、《处置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等规范性文件,细化了涉疆涉维案件的“专业办理、风险评估、区域协作、综合治理”机制建设,相关材料得到省委高度重视。 强化金融、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品牌。依法批捕金融、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6件24人,起诉36件66人。每季度发布一期《金融检察白皮书》,对金融犯罪最新态势及当前金融运行风险进行预警。联合市法院、公安局、海关等七家单位细化知识产权案件取证规则,确保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在证据收集、保管、移送环节的“无缝对接”。电子商务知识产权联合保护机制、金融知识产权案件专业办理机制、跨国知识产权犯罪调研报告三项工作分别载入浙江省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成果。 五、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突出纪律作风和队伍素质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背靠背”听意见、“面对面”听意见、“直面群众”听意见等形式,发放征求意见表1024份,问卷调查159份,召开座谈会12次,认真查摆问题,切实反对“四风”。编发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读本《权力在手,应该追求什么》,提升全院干警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出台《关于建设过硬检察队伍的十条意见》,坚持开展“每周一辩”、“每月一学”、“每季一练”等岗位练兵活动,有效增强干警的综合素质。 提升检察信息化建设水平。开发使用全省检察系统首家“智能化车辆运维管理系统”,为每一辆公车安装GPS,实现全程实时监督。专项配备身心监护仪、现场勘察箱、取证摄像机等专业勘查设备,破解电子证据取证“瓶颈”。打造检察办案“云智慧”平台,对办案中发现的疑难复杂问题“一案一总结”,逐步实现办案经验、问题解答等内容的信息共享和智慧整合。 加强自身监督和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充分发挥案管部门监督职责,共完成对118人不捕、82人不诉案件的评查,确保办案质量。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司法机关工作办法(试行)》,每月派专人向市人大常委会报送不起诉决定书、纠违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及各类重要文件,上半年共计报送102份。强化阳光检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律师等担任听证员,召开信访案件、审查批捕案件公开听证会、自侦不诉案件评议会6次,增强检察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上半年检察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和上级院坚强领导、市人大有力监督,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检察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上半年工作,我们也看到存在的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存在,讲感情、讲面子,办“人情案”、“关系案”的情况仍然存在,干警抗干扰能力不足。二是少数干警包括领导干部,“啃硬骨头”精神不足、创新创优激情减退。三是侦查手段信息化、科技化水平与当前查办案件的客观需要仍有差距。四是案件总量持续高位运行,案多人少矛盾依旧突出,保质提效任重道远。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下半年检察工作安排 下半年,市检察院将根据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立足实际,把握重点,统筹兼顾,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服务城市转型发展。围绕服务我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和城市转型发展工作大局,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突出打击通过互联网实施的经济、金融、知识产权犯罪。强化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联合保护机制,完善知识产权“立体化”保护模式,促进无形市场和有形市场的融合发展,服务“市场采购”新型贸易体系建设。 二、切实加强惩防职务犯罪,促进廉洁商城建设。加大职务犯罪查处力度,重点查办妨害改革措施实施、群众反映强烈的职务犯罪行为,突出查办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建设及落实惠农政策等领域的职务犯罪。落实同步介入重大生产责任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等调查机制,加强侦查信息化建设,解决渎职犯罪发现难、查证难、立案难问题。推进侦防一体化建设,综合运用宣传教育、预防咨询等措施深化职务犯罪预防。 三、更加注重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安定。深化“大物流”、“大治理”、“大建设”领域检察保障机制,创新服务“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的方式方法,从源头上、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安定。完善涉罪未成年人特殊保护、流动人口犯罪“同等办理”等机制建设,合力解决社会治理重点、难点问题。加快推进基层检察室建设,搭建检察环节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新平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全力保障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四、扎实推进纪律作风建设,提升检察队伍素质。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狠抓队伍纪律作风建设,强化对干警的准军事化管理,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的检察队伍。深入落实《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司法机关工作办法(试行)》,增强检察工作的规范性。全面实施《检察人才建设五年规划(2011-2015年)》,丰富干警文体生活,培育健康向上的检察文化气息。 |
GMT+8, 2025-7-9 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