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义乌公共自行车得到了市民的普遍“点赞”,不过也遭遇了一些尴尬。有市民反映,鼓励绿色环保出行,不仅要求市民文明骑行,还需要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现在有人对公共自行车不加爱护,在车上乱涂乱画。有的甚至将公共自行车当“玩具”,家长刷卡取车后,交给孩子骑着追逐嬉闹。此外,城区的自行车道比较少,大部分自行车与机动车同道行驶,安全隐患不少。 公共自行车作为很好的代步工具,我市有关部门是花大力气规划建设的。公共自行车离不开众人的细心爱护,市民还需要像爱护自家财产一样,呵护这个稚嫩的新鲜事物,公共自行车才能给更多的市民带来便利,才能骑得更远。 当然,公共自行车同样需要政府有形之手的呵护与推进。市民王伟新说,自己住在江东小区,离家不远就有一个租还点,退休后他经常早上出门租车去老年大学学习,既锻炼身体,又省去了在上班高峰期等公交车的麻烦。但美中不足的是,目前城区的自行车道还比较少,自行车与机动车在一个车道上走,非常不安全。 笔者认为,义乌道路资源比较紧张,很多路段没有专门的自行车道,大部分自行车与机动车同道行驶,这种“并驾齐驱”的通行状况,交通安全隐患着实不小。义乌的公共自行车虽然已经“上道”,但要骑得好、骑得远,方便快捷、安全有序,还需有关部门与市民的共同管理、呵护、推进。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在有关部门、社会及个人的多方努力与发力下,这种众人称赞的交通方式,才能在我市结出更美丽的绚烂之花。 |
GMT+8, 2025-7-22 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