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环保局始终将其置于环保部门如何服务“优发展、促转型、惠民生”的大局中统筹谋划,周密部署,有力有序推进各项整改落实工作,以整改的实际行动和成效取信于民。 以上率下,凝聚内生动力 市环保局迅速成立整改落实领导小组,明确党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将8大方面15项整改内容分解细化至每位班子成员。制定班子和个人整改“时间表”、“路线图”,签订目标责任书,以立“军令状”的方式强化职责,实行全过程公开和销号管理制度,形成“领导示范、上行下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整改局面。截至目前,局领导班子完成整改14项,完成率93.3%;班子个人完成整改65项,完成率98.5%。4个党支部集体和89名党员的整改事项完成率都在90%以上。 重心下沉,回应社会关切 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坚持“走下去”和“请进来”,创新完善“民情体验”、“走亲连心”、“千干联千企”、电台连线、金点子征集等活动载体,深入了解基层情况、公众诉求,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先后走访企业80余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00余个;充分听取30家企业主合理意见,制定了印染集聚入园优惠补助政策;建成花片、电泳、模具等存在污染而市场关联度较大的5个行业集聚点,引导1000多家小微企业入驻。结合装博会,邀请省环科院专家为100余家企业培训污水处理和节能技术领域知识;与媒体合作,针对市民普及环保知识。 克难攻坚,交出满意答卷 环保局全体工作人员将作风整改落实与重点工作推进紧密结合起来,逐步改善环境质量,解决一批突出环境问题。黄标车淘汰经验成为全省样本。通过实施阶梯补助、扩大区域限行、严格监管执法、建设拆解场地等方式,45天淘汰注销黄标车11955辆,完成全年任务的90.3%,淘汰力度和速度名列全省前茅。副省长熊建平为此批示我省各地学习借鉴义乌做法。环境执法力度空前。先后开展17次专项环保行动,查处违法案件354起,处罚金1504万元;移交公安案件21起,刑事拘留61人;调处环境信访5600件,调处率和处理满意率均为100%。审批制度规范高效。先后梳理环境准入“负面清单”18大类137项,创新环评登记表备案管理以及补办项目审批、验收、发证同步办理等机制。 建章立制,形成整改常态 建立完善了学习培训、厉行节约、效能纪律等11项制度。11月以来,该局先后开展了6次理论中心组学习,组织3名科室负责人轮流授课,安排新进13名年轻干部下基层锻炼,邀请省厅、浙报、市委讲师团等各领域专家学者对新环保法、舆情应对等内容进行了系统培训;赴企业指导重污染行业整治、小微企业转型、煤改气等工作100余人次;对干部职工上班出勤、工作纪律等情况进行了3次突击检查;会议与发文较去年同期减少15%,“三公”经费同比减少46%。 市环保局下一步将重点建立“回头看”长效机制,定期对整改事项进行跟踪督导,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和“回潮”,不断总结经验做法,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不断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
GMT+8, 2025-7-23 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