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午,透过义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报检大厅的玻璃门往里看,再也看不到窗口前排队等待办理检验检疫业务的企业代表了。该局市场处副处长徐晓鸥说,自2012年9月义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展市场采购小额小批量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工作后,报检大厅里的长队“消失”了。 据了解,如今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申报出口的小商品,只要符合小额小批量出口商品政策,检验检疫部门即按照小额小批量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监管工作规范执行。“出口货物可以在30分钟内完成申报、检验和放行。”徐晓鸥说,“即使是出口到敏感国家的小额小批量商品,也可以在1小时之内完成放行指令,这大大提高了企业的通关效率。” 企业出口瞒报为哪般? 小额小批量出口商品,是义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启动之后,根据义乌市场采购出口商品实际,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的概念。 众所周知,义乌出口企业、外贸公司申报出口的单个集装箱,通常装有几种、几十种来自不同厂家、不同采购商的商品,“一个集装箱就是一个超市”。 “小额小批量出口商品政策尚未出台的时候,大批量、单一品种的商品和小批量、多品种商品的检验检疫要求是一样的。用于大批量、单一品种商品的检验检疫规则,对义乌这种大进大出的市场采购贸易来说,并不适用。”徐晓鸥回忆,在改革以前,走完常规的流程需要5到7天时间。为了节省时间,如果外贸公司只出口10箱玩具,他们往往会将其夹在集装箱中进行瞒报。“前两年我们接到很多国外关于义乌出口商品质量问题的通报,经过核查,都是通过瞒报方式出口出去的商品。” 根据出口企业、外贸公司反馈,他们之所以不愿意将商品申报,有3个原因:检验检疫周期长,商品检测成本高,检验检疫手续复杂。 为适应贸易方式的改革创新,义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按照“安全、便利、责任可溯”原则,开始探索新的国际贸易监管方式。 “小额小批量”几经改良 彰显政策红利 2012年9月10日,经过反复论证的小额小批量出口商品政策试行。在当时,小额小批量出口商品的定义是:以市场采购贸易形式购买并出口的单一商品,数量不超过20件(个)、重量不超过25公斤、货值不超过500美元。只要符合其中一项,只要如实申报,不需要提供检测凭证,直接通关。 在政策的试行过程中,有更多的企业反馈:他们有大量的出口商品只比这个“20件、25公斤、500美元”的限制高一点点,能否考虑将这部分商品也纳入小额小批量出口商品的政策范围? 2013年12月23日,义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小额小批量出口商品进行了重新定义,限额扩大1倍:以市场采购贸易形式购买并出口的单一商品,数量不超过40件(箱)、重量不超过50公斤、货值不超过1000美元。 政策出台后,小额小批量出口商品的检验检疫周期由原来的5—7天缩短为半小时。由于义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引入了全流程无纸化系统,出口企业、外贸公司只需在办公室点点鼠标就可以完成审核手续。 小额小批量出口商品政策红利初显。2014年全年,义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受理市场采购出口小额小批量商品检验检疫22513批次(含装运前检验),货值11342.96万美元,且未收到国外通报和退货。 |
GMT+8, 2025-7-23 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