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苏溪打出“四个一律”创建组合拳

2015-3-2 09:46

摘要:  昨天是农历正月十一,清晨时分的苏溪镇主干道人民路似乎还沉浸在“年味”里,寂静而祥和。8点刚过,一场以环境卫生“洗脸净身”专项治理行动,在新春伊始火热展开。  让人“脸上无光”的人民路  人民路不仅是 ...
 昨天是农历正月十一,清晨时分的苏溪镇主干道人民路似乎还沉浸在“年味”里,寂静而祥和。8点刚过,一场以环境卫生“洗脸净身”专项治理行动,在新春伊始火热展开。

  让人“脸上无光”的人民路

  人民路不仅是苏溪的主要干道,更成了苏溪人心中的“阳关大道”,赶集买菜、购物休闲、招工就业,大家都往这条路上“赶”。热热闹闹的场景也让人民路变得“蓬头垢面”,甚至成为了环境脏乱的重点区域。沿街一些商户将各类水果、建材、服装、展柜、助力车、自行车、饭桌等都摆放在店外人行道上,进而疯狂蚕食着马路,使道路变得乱糟糟,拥堵不堪。节前,金华市和我市领导曾来到苏溪镇暗访,发现人民路占道经营问题不小。人民路是苏溪的门面、脸面,若能够创建成“精品街”,让人一进入苏溪,就觉得进入了美丽小镇,那该有多好?

  事实上,对于人民路的监管,创建办、综合行政执法、公安交警等方面时刻都没有放松,文明劝导、限期整改,周而复始。尤其春节前将人民路列为“严管街”,开展了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要求、劝导沿街居民利用春节时机,按照创建标准扎实做好“门前三包”工作,为苏溪形象“增光添彩”。

  “争光”行动,“严”字当头

  繁华不等同杂乱,热闹必须守规矩。然而春节过后,人民路的环境卫生依旧没有改观,不少商户并没有兑现“限期整改”的承诺,甚至还出现了整治后“回潮”现象。苏溪镇会同执法大队“深究”人民路“越整越乱”的根源,面对居民创建“精品街”的期望,他们下死决心,改变以往不痛不痒“劝为主”的做法,继而扬起法律之剑,实施“四个一律”,展开人民路“改头换面”环境大整治行动。

  昨日上午,在镇党委政府领导的带领下,镇机关干部、综合行政执法、公安交警等方面全员上阵,依法投身“四个一律”行动:裸露的垃圾一律清除、违法占道物品一律暂扣、违反市容管理条例的行为一律依法“上限处置”、违法设置的户外招牌广告一律拆除。当天,共清理路边垃圾数十车,拆除违法广告40多块(处),对20多家违法占道的商家、流动摊点进行了现场查处。

  在人民南路,一经营建材的商户由于超门店经营被查处,一批建材被暂扣,同时依法给予其罚款。业主直挠头:以前劝劝就过去了,这回来真格的了,下回再也不随意占道了!现场,苏溪镇一王姓负责人说,下一步,人民路两侧30米范围内的空地绿化、泊车位划定、电子监控覆盖、停车场“易地”等工作马上实施,让人民路真正亮起来、洁起来、美起来。

  长效管理,执法“打分”

  严管重罚是手段、出成效,而实现整治效果的长期保持才是根本目的。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苏溪镇的重视支持下,执法局苏溪大队担负起巩固整治成果的“重担”,他们以落实“门前三包”为抓手,通过“打分创星”来规范人民路沿街商户的行为。

  昨天上午,这个执法大队的两名队员,来到人民路一侧处于好派路上的一家快餐店,将新调整的商家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的“门前三包”责任牌挂在门店最显眼的地方,并与商户逐句逐条地交流“门前三包”的内容和“打分创星”的实施办法。

  根据新调整的沿街商户“星级管理”制度,执法队员以“门前三包”商户的各项义务为标尺,网格队员、责任队员、大队考核人员分别采用“日巡查、月打分、季评星”形式,对每家商户进行综合打分,按分值区间确定优秀(91—100分)、良好(81—90分)、一般(71—80分)、差(70以下)四个档次,将一个季度内平均分在91分(含,下同)以上的商户评为“三星”,其中连续3个月打分均为优秀的商户,授予“四星”;季度平均分在81—90分区间的评为“二星”;季度平均分在71—80分区间的评为“一星”;季度平均分在70分以下的不评星。对于获得不同星级的商户,在不同的季节段给予不同次数的占道促销审批“权利”。对于多次得到低分的商户,将被列为重点监管对象,紧盯死守、高压促动等监管举措让其“知错而奋起”。

  记者了解到,“星级管理”制度公布实施后,众多商户意识到营造整洁有序的环境人人有责,他们主动参与争星,努力进入“高星级商户”行列。人民路上的一手机店主说:“店门口以前卖小吃、卖杂货、卖烧烤的人很多,现在我们劝他们不要摆摊了,不然我们就会被扣分,而分数、星级不够,想要占道促销或店外搞活动,审批就难了。”

  记者手记

  劝导不成当亮严管重罚之剑

  苏溪镇依法实施“四个一律”,对违反城市市容管理条例的行为进行严管重罚,“罚”出了自觉、“严”出了成效。

  而在以前,面对流动摊点、随手扔垃圾、非法张贴、超门店经营等等违法行为,往往是“以劝为主”或是“商量着办”,结果却是“劝了没有用”,人家我行我素照样干。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付出相应的代价,才会惊醒当事人。我们常常感叹一些城市管理水平高,其实背后无不有“严管重罚”的“支撑”。如香港对随地吐痰、乱抛垃圾、非法张贴、犬只粪便污染街道四项可以判拘役高至6个月;在店铺6米范围内积存垃圾的,由执法人员书面通知业主1小时内清理完毕,否则会被检控,初犯最高罚款为5000港元,再犯最高罚款达1万港元。而有着“花园城市”之称的新加坡,对待城市管理更是“严”字当头。如随地吐痰,最高罚款1000新元,在电梯里吸烟罚款500新元,在公共汽车里吸烟罚款1000新元,户外燃烧1次罚款2000新元,上公共厕所后不冲水罚款500新元,过马路闯红灯罚款200新元等。

  严管重罚之下必有“意识的觉醒”。当然,在人们的文明意识、卫生习惯还有待大幅提升的现阶段,劝导教育也是必要的手段,但如果劝导成了“耳边风”,当亮出依法严管重罚之剑。

吸粪工人:宁愿一人脏 换来万家净  把“颜值”变为“产值”  上半年义乌出口美妆洗护产品30亿元,增长14.5%  快乐过暑假 安全“不放假”  稠城街道第四届“骑手服务季”启动  供水服务进社区  

义乌网

GMT+8, 2025-7-23 19:4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