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义乌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2015-3-2 09:47

摘要:  2月28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在北京举行,我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这意味着我市取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入场券”。会上,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被评为全国文明 ...
 2月28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在北京举行,我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这意味着我市取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入场券”。会上,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2013年10月,市委、市政府作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决策部署。一年多来,我市调动各方、凝心聚力,有条不紊地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通过全国文明创建活动,不但改变了市民的生活环境和出行方式,更是不断塑造和完善义乌这座城市的内在基因。

  商贸土壤育出绚烂“文明之花”

  物质文明聚集一座城市的“形”,精神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神”。义乌是国际商贸城市,小商品、市场是这个城市安身立命之本;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义乌必然的价值选择。

  在文明城市的创建过程中,义乌的“文明之花”开得特别鲜艳,尤其是“摇响拨浪鼓·同圆中国梦”和“我诚信·我吉祥”两项工程绚烂夺目,得到了中宣部的肯定。

  我市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与市场商业行为的有机融合,发挥市场优势运用市场力量,用小商品传播中国精神,努力把义乌市场打造成为向全国乃至全球传播“中国梦”的重要平台。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131家企业正式获得授权签约,“中国梦”系列产品市场销售反响良好,累计销售中国梦主题产品超过1000万件。

  2014年9月中旬,我市成功举办了“诚信立市——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诚信建设制度化的实践探索理论研讨会”,会议总结了义乌市场探索实践诚信建设的经验,获得了与会领导、专家学者的认可。

  积极组建全市联合征信系统,市政府出台了《义乌市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试行办法》,建立“诚信义乌网”和全市信用信息数据中心,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信用基础数据库、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和信贷征信基础数据库为主要内容的“一网一中心四库”义乌市联合征信平台。

  不仅如此,我市还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征信公司,开发集信用查询、投诉处理及增值服务于一体的“市场信用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所有线上、线下的投诉、纠纷进行登记、汇总、发布。并依托信息化手段,初步建立以线上“义乌购”诚信交易保障体系为主导,线上线下联动的一整套市场诚信评价、激励、监管体系,致力打造诚信市场。

  14项专项整治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文明城市创建绝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为了让市民得到更多实惠,生活得更加幸福。2013年以来,我市专项整治行动达14项,让市民的出行方式和生活秩序得到了很大改观。

  截至去年底,“四小车”整治成效突出,全市共查扣机动三轮车2934辆,燃油助力车21800辆,人力三轮车90辆。小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实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建成区5060家小餐饮单位全部签订《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承诺书》。城市垃圾专项整治查扣建筑渣土运输车1290辆次,完成清运车辆备案1206辆,查处乱倒垃圾行为950起,新装果壳箱1280只,试点主城区10条主要道路定时清洗机制,绣湖广场等重点场所保洁时间增加到18小时以上。户外广告专项整治效果明显,拆除了主要道路各类广告13193块、高速公路大型广告牌188块、背街小巷14000余块,清理落地灯箱、横幅等其他广告23144块;现已基本拆除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市容市貌的户外广告。

  占道经营和流动摊点专项整治“软硬兼施”,查扣流动摊点8421个,查处占道经营893起,发放温馨告知书23265份,补签“门前三包”责任书3098份,劝导机动车乱停、占道经营等不文明行为45327起,设置自产自销区15个、集中经营区25个、便民服务点45个,印制便民地图1.5万份。市政设施专项整治实施后,完成机场路、环城南路、江东路等20余条城区主干道的修复和改造。园林绿化专项整治中,投入20845万元,新增绿地面积42.8公顷,建成区绿地率大于30%、绿化覆盖率大于35%、人均公园绿地8平方米以上。

  在汽车非法营运整治中,对各客货运场站、火车站、民航机场、商贸市场、高速公路出口等重点地段的“黑车”进行联合执法稽查,处罚“黑车”329辆,罚款162万。开展城区集贸市场整治,对城区内有市场名称登记证的20家集贸市场和自发形成的39家小菜场,开展了为期半年的集中整治,查处案件24起;完成九联、梅园、桥东三个菜市场改造提升,工人路、商贸区、词林三家菜市场创建为“放心市场”。夜市整治得到肯定,对59个夜间摊点聚集区开展集中分类整治,在化工路和金苑路等大排档、夜间烧烤摊点集中区域引入积分制试点管理,取缔了形成近10年的篁园新村自发菜市场、民主路占道经营等无照摊点聚集地,累计查扣摊点5153个。

  打响创建攻坚战

  建设美丽家园

  不论是城市环境的优化美化,还是城市精神风貌的提升,无不惠及千千万万普通百姓。近两年来,无论是老城区还是村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改变源自不懈的努力。两年来,我市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环境整治工作,把下骆宅、荷叶塘等7个城郊结合部作为重点区域进行突破,使得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善。

  创新方式方法,开展“环境卫生最脏村”挂牌整治,出台“四清三整治两提升”的摘牌标准,全市环境卫生最脏村共挂牌81个,去年底前全部实现摘牌。组织开展城区基础设施精细创建活动,在5月份开展了为期一个月整治的基础上,又在10月份掀起了整治高潮。同时,扎实开展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全面部署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环境卫生、占道经营和车辆无序停放、“三乱”现象、绿化管理、市政公共设施五项整治,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有效提升了社区环境创建水平。并先后5次组织党员干部到联系社区和农村参加义务劳动,带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建设美丽家园。

  文明创建活动铸城市之魂

  我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实施“软硬件”改造,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城市文明水平,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

  组建文明城市宣讲团,深入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市场、社区、农村开展宣讲“七进”活动,宣讲168场次,内容涉及“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礼仪等宣讲主题。以传播“中国梦”和义乌文明新风尚为主题,在城区完成31119米的主干道墙体美化作品。

  先后组织开展“文明我先行,光盘在行动”、志愿者服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关爱春运返乡民工公益活动、全民经典阅读等一系列活动,开展了“勤俭养德、全民节约”、机关干部和志愿者劝导活动,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推向高潮。重点抓好冬至、春节(包括除夕)、元宵等关键时间节点的“双禁”工作,两年来,奇山、黄山两个公墓实现了“零燃放”。

吸粪工人:宁愿一人脏 换来万家净  把“颜值”变为“产值”  上半年义乌出口美妆洗护产品30亿元,增长14.5%  快乐过暑假 安全“不放假”  稠城街道第四届“骑手服务季”启动  供水服务进社区  

义乌网

GMT+8, 2025-7-23 19: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