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强化服务,以诚信和诚意培育人才

2015-11-24 10:18

摘要: 从某种程度来说,引才、留才,只是人才工作的一小部分,对于如何发现、培养在义的各类人才,充分发挥其作用,才是人才强市的根本。  “千人计划”,39个项目落地18个项目洽谈  “千人计划”产业园是我市实施创新 ...
从某种程度来说,引才、留才,只是人才工作的一小部分,对于如何发现、培养在义的各类人才,充分发挥其作用,才是人才强市的根本。

  “千人计划”,39个项目落地18个项目洽谈

  “千人计划”产业园是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平台。据了解,目前该产业园按照“边建设、边招引、边落地”的思路,已成功引进、培育“千人计划”专家领衔项目39个,另有18个项目正在洽谈中,整个产业园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为推进“千人计划”产业园建设,我市积极实施“项目化”引才、“资本”引才和“市场”引才。其中,注重从引进人才个体转向“项目化”引才,每年开展“义乌英才”评审,优先考虑符合义乌产业发展需求的带项目、带团队的人才。目前,“义乌英才”计划中“项目化”引才达到93%,已兑现扶持资金2940万元。

  为优化创业环境,在园区设立人才服务中心,实行全程代办制,专人负责人才项目注册落地及后续服务工作,实现“点对点”精确服务,提高项目落地的时效性。重视人才安居问题,把子女就学、住房保障作为突破口,重点解决了17类人才的349位子女的就学问题,并在园区配套人才公寓让专家免费拎包入住。

  配套奖励,大力引进培育“千人计划”专家

  《关于实施“义乌英才”计划的若干意见(试行)》中,对“实行高层次人才配套奖励”进行明确———

  在义乌参加国家或浙江省“千人计划”答辩的,给予一定经费的奖励;申报并入选国家或浙江省“千人计划”的,由市财政按照浙江省奖励标准1:2的比例给予配套奖励。入选“万人计划”的,由市财政按国家资助1:1的比例给予配套资助。已入选国家或浙江省“千人计划”来义创业创新的高层次人才,市财政分别给予每人80万元、50万元奖励。已入选“万人计划”来义创业创新的高层次人才,市财政给予每人50万元奖励。

  政府优先保障高层次人才住房,妥善解决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根据相关政策给予政府津贴,每人每月标准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8000元,国家级重点人才3000元,省部级重点人才2000元,具有博士学历学位和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1000元。政府津贴发放期限不超过5年。

  产业基金,对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

  11月12日,义乌市政府产业基金发布会暨合作洽谈会在杭州举行。这标志着首期出资规模10亿元的市政府产业基金正式启动,将进一步推进义乌创业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据悉,义乌市政府产业基金将按照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有效对接全省七大战略产业,重点发展贴合义乌特色的日用时尚消费品、信息网络安全、先进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健康等产业,并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义新欧”等项目建设。投资方式一般以母基金的形式,通过设立“种子基金”、“创投基金”、“定向基金”、“并购基金”等各种“子基金”模式进行运作,对重大项目也可采取注入资本金、直接参股、跟进投资、参与定向增发或优先股等模式进行运作。产业基地对政府需要重点扶持的投资项目,可以采取一定期限收益让渡、约定退出期限和回报率等方式给予支持。

  为促进各类项目合作,我市将创造最宽松的环境,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实施最有力的保障,对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

  人才是成就事业的决定性因素。以郭振荣为例,他是义乌本土培养出来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用“一个人救活一个产业”案例验证了以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

“宣教+实操”共筑防溺网  暑期学消防 安全记心中  2025年“暖冰箱”公益活动清凉上线  夏季送清凉 情系环卫工  水埠桥畔绘新“枫”  佛堂派出所守正创新激发平安建设新动能  

义乌网

GMT+8, 2025-7-30 04: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