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来自江西万年县的陈小康突发脑动脉瘤破裂,被紧急送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在该院,他妻子顺利通过“江西医疗保障”公众号办理异地备案,并申领电子医保凭证。得知丈夫能在义乌进行跨省联网报销后,她如释重负。 近年来,义乌以织密“一张网”、搭建“一站通”、打造“一盘棋”的“三个一”工程破题,通过跨省联网结算让异地就医从“垫资难、跑腿累”变为“即时结、零跑腿”。据统计,该工程推行以来已累计服务外省人员117万人次,减少垫付资金6.38亿元。 织密“一张网” 结算“异地同城” “每个月开药都能直接报销,就像在老家一样方便!”来自安徽的李小花是一名恶性肿瘤患者,需长期服用靶向药。原先需要定期回老家开药,如今,她在完成规定病种资格异地备案后,可以直接在义乌所有的定点医疗机构刷卡就医,直接按比例报销。 她的便利源于义乌构建的全域结算“一张网”:覆盖住院、门诊、慢特病及药店购药,实现跨省就医“本地化”。结算覆盖范围从市级公立医疗机构试点逐步拓展至民营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及零售药店,实现全域覆盖。目前,我市开通跨省联网结算的定点医药机构已达477家,包括82家医疗机构和395家药店,开通率100%。 更为人性化的是,我市对跨省人员因意外伤害等原因发生的医疗费用实行同城化核查,切实推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搭建“一站通” 办事“零跑腿” 江西弋阳的小陈需办理医保转移接续,要在过去,得往返两地。如今,他只要在义乌市行政服务中心“跨省通办”专窗提交材料,数日内即能办妥。 为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市医保局促进跨省协作,构建事项“一窗通”,与跨省人员较为集中的江西上饶、弋阳、万年以及贵州兴仁等地建立“跨省代收代办”机制。上述区域的跨省人员如需办理异地医保业务的,由义乌医保经办机构通过收办分离的模式进行代收,收件后再对申请材料进行身份核验、完整性审核,最后通过邮件寄递的方式发至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完成办理。 我市还在跨省异地就医人流量较大的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设立9个医保驻院服务站异地就医专窗,现场指导异地备案,确保结算顺畅。同时,全力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实现全市定点医药机构“一码通”结算,截至目前跨省扫码结算已达81.64万人次。 打造“一盘棋” 政策直达末梢 今年以来,市医保局以市场为核心,积极组织“进市场、进企业、进商会”政策宣讲活动。每到一处,服务小分队通过现场宣讲、一对一答疑解惑等方式,广而告之异地就医备案政策、跨省联网结算等内容。 我市还持续推进医保经办服务窗口下沉,构建了从一个“中心”到“十分钟”的办事服务圈。目前,这个“十分钟”办事服务圈已扩展到全市14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 “医保服务是城市温度的‘放大器’。我们将立足义乌实际情况,努力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市场活力,让每位建设者感受‘此心安处是吾乡’。”市医保局负责人表示,希望以医保“微服务”优化营商“大环境”,让更多来义创业、就业的群体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暖意。 |
GMT+8, 2025-11-5 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