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佛堂古镇江北主入口项目区块7户20间国有商业用房被拆除,为疏通古镇主要通道、扩张景区格局打通了“中阻梗”。经过上百人次的上门走访,从谋划到拆迁历时10余年,这项难题的解决,对于加快整个古镇文化旅游开发进程及带动佛堂全镇项目政策处理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次拆迁的房屋位于佛低线义乌第二人民医院桥头区块。根据古镇开发总体规划设计,这里是进入佛堂古镇景区的主入口和主通道,将设置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同时,跨江发展是实现佛堂城市化跨越的第一站,该区块房屋的拆迁,是古镇开发利用格局实现南北两翼呼应、两翼齐震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从2003年佛堂古镇保护开发利用领导小组指挥部成立之始,江北主入口就被列入房屋拆迁范围。但该区块由于地处佛堂义乌二院门口,商业价值高,又处义乌江畔,环境优雅,加上政策处理和部分群众不理解等各种原因,在拆迁推进过程中困难重重。 为了加快古镇开发步伐,佛堂镇于2013年开展了“国庆练兵攻坚”活动。经过布局谋划、宣传动员,大部分难题都被攻克了,但江北路口项目区7户20间国有商业用房未能拆除,成为古镇开发建设中的“在喉之鲠”。 如何打开突破口、打通“最后一公里”?2015年以来,佛堂镇党委政府决定对最为紧迫的几个重点征迁项目开展“组团摘牌、攻坚比绩”竞赛活动。其中,江北古镇主入口工程项目列入重点攻坚范围。为此,佛堂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挂帅,抽调精干力量,专门成立项目攻坚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受命于困境之时,奋战在困难之间。超前谋划,精心组织,以敢打硬战的决心和信心推进项目建设。”项目拆迁攻坚小组负责人、佛堂镇副镇长朱荣潮说。项目拆迁攻坚小组紧盯时间节点,发扬“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采取“白加黑”和“5+2”的工作制度,发动党员干部及其亲属等各方力量“一对一”做拆迁户思想工作,召开情况分析会、攻坚会、动员会、征迁会,并反复上门走访和宣传发动。 参加这场“硬仗”的城区工作片片长赵青龙说:“征迁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和拆迁户沟通好,一开始他们是不同意的,后来看到安置区块的基础设施逐渐建好,再加上优惠政策等,观念就慢慢转变了。拆除工作启动后,下一步将实施安置,组织拆迁户做好安置区块的选位,还要为他们办理规划设计、施工许可审批等各项手续,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 政策优惠、宣传思想工作到位了,拆迁户纷纷表示对古镇开发表示服从和支持。拆迁户张良忠表示,自己被拆迁的房子地理位置佳,属于商业用房,刚开始舍不得拆迁,但经过镇干部思想动员,明白了拆迁是为了古镇开发建设、为了老百姓致富的千秋大业,理应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佛堂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江北主入口项目对于佛堂镇建设省级旅游度假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市委市政府对该项目高度重视,列入“早餐会”协调项目,市里专门确定由市人民法院作为该项目联系单位。为了推进佛堂的整体规划,政府部门一方面通过宣传和上门做工作,引导群众树立小局服从大局的观念;另一方面,为拆迁户着想,安置比较好的地块,让群众不吃亏、得实惠。该项目的顺利推进,充分展现了佛堂基层一线党员干部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下一步,佛堂镇将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全力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
GMT+8, 2025-11-9 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