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一心只为家乡建设

2016-7-1 12:24

摘要: 潺潺流动的山间清泉,怡然自得的鱼池,相映成趣的新旧民宅,茂盛的千年古树;惹人垂涎的美食街,保持着原生态的牛食塘公园……城西街道何斯路村展现出一幅自然和谐的生态画卷。  何斯路村的喜人变化,与一个人息息 ...

潺潺流动的山间清泉,怡然自得的鱼池,相映成趣的新旧民宅,茂盛的千年古树;惹人垂涎的美食街,保持着原生态的牛食塘公园……城西街道何斯路村展现出一幅自然和谐的生态画卷。

  何斯路村的喜人变化,与一个人息息相关——— 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何允辉。

  一心只为家乡建设

  从前,何斯路村只是城西街道山坳里的一个普通小山村,外出务工赚钱养家是大多数村民的生活选择。2008年,在外打拼多年的何允辉回乡竞选村干部。竞聘演讲中,他向村民们承诺三年内修建村路、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他是这样说的,也这样做的。何允辉出资带领村民们在田间地头一起种植薰衣草。经过三年时间的不断尝试,终于引种成功。

  在何允辉的家里,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一个个奖杯,就是一组组照片。其中,有一些照片是他和一群孩子的合影。“这是村里组织夏令营活动时,我和孩子们一起照的。”何允辉拿起照片自豪地说:“何斯路村的所有未成年人都享受‘10年青少年育才计划’。”这个计划由何允辉发起,每年投入10万元用于青少年培养,选择在寒暑假将选出的孩子送出去学习交流。何允辉不仅自掏腰包承担所有经费,每次还亲自带队,并照顾好每个孩子的生活起居。

  “我相信这是一种爱的传递。我想告诉孩子们,这是何斯路村,是社会在关爱他们,希望他们以后能够成为优秀的人,回报社会。”何允辉说。

  储蓄“功德”倡大义

  除了重视对青少年的培养,何允辉还非常重视引导村民开展道德建设。“功德银行”就是何允辉的创意:他给每位村民建立一个账户,只要做了好事就记录下来,到了年底集体展示。

  功德可以用来“储蓄”。那么,如何才能让村民自觉遵守和主动推崇呢?

  2013年年关,一位身患残疾的村民身边没有亲人和朋友,生活无法自理。何允辉得知后,第一时间跑到村民家中探望,并坚持天天送饭送菜。在何允辉的感召下,这位村民的邻居也为他送来了棉被,一些不熟悉的人主动到家中帮他生暖炉……在众人的帮助下,这位村民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

  “让每位村民都成为‘功德银行’里的富裕储户。”何允辉说,何斯路村的村民比的不是谁家土地多、财产多,而是比谁家做的好事多、功德多。

  与村民共同成长

  “一是路,二是住,三是引领村民去致富。”何允辉当年竞选时的这句豪言壮语,如今在何斯路村随处可见的变化中得到印证。

  自2008年以来,何允辉采用公司化管理,将每位村民家的菜地、池塘等折合成股份,以25%原始股的方式入股村集体经济组织,让每位村民都成为股东。例如,村里的薰衣草种植基地,目前已经有了每亩1万元的收益,并形成了从种植到观赏再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相关管理人员均为何斯路村村民。

  八年时间里,在何允辉带领下,何斯路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由八年前的4570元增长到2015年的32800元。在村庄整治住房改造方面,何斯路村遵循“拆一批、修一批、建一批”的思路,并要求一户一景,保持原生态的农村风貌。一个个可喜的变化,让何斯路村先后获评义乌市“新农村建设的标杆、新农村建设特色示范村”,浙江省文化绿化示范村、春泥计划先进村;入选首批“浙江最美村庄”,获得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国家AAA景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称号。

正式开赛 后宅街道“村BA”持续18天  50万江西人在义乌有了“娘家” “赣乡帮帮团”巧解治理千千结  义乌入境游热度攀升 外商经商购物两相宜  绘本润童心 书香伴盛暑  “小小解说员” 讲述城市文脉  

义乌网

GMT+8, 2025-8-21 16: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