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副食品市场实现交易额31.5亿元,日均客流量约为2.26万人次,日均车流量约为1.02万次。 上半年,干果、炒货类副食品交易额约为3.53亿元,交易高峰在春节前年货展销会期间,部分炒货供不应求。春节开市后,节前节后销量差异明显,但价格变动不大。随着气温渐升,干果炒货区进入淡季。 参茸等高档补品类副食品交易额约为4.58亿元。参茸等高档补品的消费主体为本地人。受种植面积、产量增加等影响,部分高档滋补品价格回归理性。 酒、饮料、水果罐头类副食品交易额约为5.11亿元,与去年相比成交额有所下降,高档酒水受政策影响销量同比下降10%左右,中、低档酒类和饮料的销量也略有下降。随着气温渐升,5月开始酒水饮料进入热销期。此外,杂货类商品交易额约为4.58亿元。其他副食品类商品交易额约为5.44亿元。 2016年,农贸城创新举措,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举办了年货展销会,并在2016中国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期间设立进口食品专区等,助推市场持续发展。 此外,副食品市场联合相关部门举办各种活动,包括3月的婚博会、4月的车展、5月的粽子文化节等,进一步增加市场人气。 |
GMT+8, 2025-5-25 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