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们,是不是发现自己的孩子调皮捣蛋,总是坐不住,很容易开小差。这个时候作为家长应该引起警惕了,孩子可能不是你想象中不服从管教的捣蛋鬼,不是单纯的好动,可能是得了多动症。但值得注意的是,好动≠多动症,妈妈们还是要多多观察。![]() 如何判断多动症 儿童被诊断为多动症有着很严格的诊断标准,假如你怀疑孩子患有多动症,应当带其去接受儿科医生的专业检查和诊断。爱玩多动、注意力不够持久、对冲动控制的能力不完全,任何一个都有可能出现,只有当这三个特点和程度达到专业医生所掌握的诊断标准时,孩子才会被确诊为“儿童多动症”。 对孩子的状况进行评估时,医院往往会要求家长和孩子做多个测试,比如说父母问卷、注意力测试等。严格来说,还要做多个检查:比如体格检查方面,有神经体征、视觉、听觉、血常规、血铅浓度、营养情况;心理测试方面,有智力测试、注意测试、行为测试、成就测试、气质测试等。 如果孩子患上多动症,通常还会伴有其他多种疾病,比如学习障碍,尤其是阅读障碍。发育性运动障碍,主要是动作不协调的问题。还有睡眠障碍,主要是患儿不容易入睡,睡觉时不停地动来动去,半夜容易醒来,还容易出现说梦话、打鼾、尿床、磨牙等。 ![]() 患多动症的原因 虽然多动症的原因并不明确,但一般认为,孩子患多动症与这么几个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父母曾患 ADHD 或其他精神疾病,子女患 ADHD 的风险会增加。 (2)生物学因素: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神经递质系统紊乱、细菌和病毒感染、铅中毒、镇静药物等。 (3)身体疾病:头颅受伤、甲状腺异常、癫痫。 (4)妊娠期因素:怀孕早期感染、中毒、服药、吸烟喝酒、吸毒。 (5)社会心理因素:患儿父母的人格特征、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不良嗜好、经济状况和养育方式。 家长应该怎么处理 孩子有多动症,家长也不必过于悲观,如果早期干预,是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的。就算不接受治疗,70%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 症状都会减轻甚至消失,但也有30%的孩子会走向坏的一端,所以需要及早向医生咨询,找到一个合理的方案来进行干预。 |
GMT+8, 2025-5-1 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