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向过往的遛狗者发放宣传资料,或对流浪狗实施捕捉收容,昨晚9时许,市执法局北苑大队的十几名执法队员还在雪峰公园内忙碌着。在刚刚过去的两个多小时内,执法队员共对9只犬进行了相应处置。 这是我市犬类整治行动的一个缩影。当天晚上,市执法局会同相关街道、公安、新闻媒体等多方面力量,在全市开展犬类专项整治行动。据悉,本次行动出动执法人员、街道工作人员、警务人员共计150余人,重点对雪峰公园、丹溪公园、江滨绿廊、幸福湖会议中心周边等几个重点区域开展整治。期间,工作人员除向遛犬人发放文明养犬宣传资料并进行文明劝导外,还对放养犬、遛狗时未束犬链的犬只和禁遛区内的携带犬只进行收捕,并通过媒体加入,利用“摄像机+捕犬”手段,形成震慑,规范养犬行为。截至记者发稿时,共捕捉流浪犬、未拴狗绳遛狗犬只23只,发放文明养犬宣传资料500余份。 文明养犬是文明城市的应有之义,做好犬类管理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一步。去年10月出台并施行的《义乌市区犬类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犬只出行并不是“自由身”,除了要束缚犬链(绳)、并由完全行为能力人牵行外,对于一些公共场所也“禁止入内”。 为进一步推进犬类管理工作,昨日,市执法局会同稠城、北苑、后宅等6个街道及宣传部、农林等部门,就为期两个月的夏季犬类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会商。与会者一致认为:要考虑大多数群众利益,组织要认真,力量要充足,措施要得力,要劝导和捕捉相结合,做到文明捕捉、注重细节;要加大宣传,以点带面,整治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多听群众呼声;要加强督查,建立长效机制,逐步提升市民文明养犬意识,力促养犬规范化、遛犬文明化。 |
GMT+8, 2025-7-1 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