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26日,义乌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企合作、劳务协作对接会。来自全国各地的28所院校和31个劳务协作基地相关负责人齐聚义乌,与我市100余家企业及高新区入驻的信息光电企业面对面洽谈,深入探讨校企合作和劳务输出合作新模式。 本次活动由义乌市人社局、高新区主办,市人才管理服务中心、就业创业管理服务中心和人才发展集团共同承办。为使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对义乌及义乌企业有更全面、更近距离的了解,组织方对行程进行精心安排,除了双方当面对接洽谈这个“重头戏”外,还安排与会代表参观了义乌市城市规划馆、国际商贸城五区进口馆,并对部分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充分了解我市营商环境和企业用工环境,进一步强化精准对接,扩大校企合作的覆盖面,达到抢占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的目的。 “第一次来义乌,通过这几天的所见所闻,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进一步了解,也才能放心地让学生来此就业。”来自成都某学院的林姓负责人说,该学院的信息技术研发等软件开发类专业比较强,义乌的人才政策力度很大,企业的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也还不错。 相对其他院校而言,上饶师范学院和义乌已经有“前缘”了。“我们学院和‘晶科能源’五六年前就开始进行‘订单式’培养人才合作了,目前有46名学生在企业实习。”学院负责人程书记介绍,该学院专门开设了“晶科能源班”,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享受“晶科能源”提供的奖学金、节日福利外,还能优先选择企业见习岗位并安排就业。活动现场,“晶科能源”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方女士对这种合作模式赞不绝口,“借着实习或见习的机会,既可以让学生多了解企业,也能让企业发掘一些适合自己的人才,真正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赢’。” 在义期间,与会代表与到会企业就联合办学、订单培养、毕业生或实习生就业安置、短期工及寒暑假实习、产业工人输送等内容展开深层次对接交流。据不完全统计,双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280个,预计从下月起到明年初,这些院校和劳务协作基地将为义乌企业输送各类人才近3000余人。 “近年来,义乌一直求才若渴,为吸引更多人才来义就业和创业,当前我们探索‘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双轮驱动模式,不断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市人社局人才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吴群伟表示,接下来,我市将继续通过制定专场招聘计划,深入对接职业院校和劳务协作基地资源,批量引进各类产业人才,不断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
GMT+8, 2025-8-12 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