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2309.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8% “外贸订单回暖,600万个产品出口至欧洲,超出预期。”“内贸开拓有力,参加‘市场万里行’活动,国内新客户询盘激增。”……拿着公司季度汇总数据表,义乌市佰世特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邹英长舒了口气。 邹英只是义乌小商品市场7.5万个商户中的一员。进入三季度,在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战略的全新指引下,义乌市场的商户们既稳住了国际市场这一重要的订单“基本盘”,也感受到了来自内需市场的强大吸引力。据义乌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义乌外贸进出口总值2309.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8%,进出口额占浙江省总额的9.5%。 向“内”挖潜力抢市场 “客人是条龙,不来要受穷。”从这句义乌方言中,不难看出义乌人对客流的重视。对外贸企业而言,疫情是突发因素,是订单生产的“中止符”,也是加速向内需要订单的催化剂。 尽管早知道“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浙江君界包装有限公司负责人金建群还是被疫情“撞了一下腰”。好在企业勤修创新“内功”,时刻关注国内国际市场客户的需求变化,利用好国内国际两大市场、两种资源,在稳外贸的基础上,加大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投入60万元研发设计新产品。目前,国内市场客户反馈较好,国外客户陆续开始返单,内外贸双循环复苏明显。 事实证明,虽然疫情对市场内外贸易造成了一定影响,但义乌政府在行动、市场在引导,广大市场经营户更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金建群直言:“我们坚定看好内销市场,是基于国内庞大的消费升级需求。” “今年的疫情正好为我们创造了一次重要契机。”商城集团市场部经理朱幸平介绍,自市场复市以来,义乌派出20个招商小组,分赴全国27个省区市招引国内采购商,成功邀请20万名国内采购商到义乌,越来越多的国内采购团来到义乌,成为小商品城里的新流量。 不久前,来自安徽安庆的采购商程胜民手握一长串采购清单,在国际商贸城三区采买了20多万元的文体用品。程胜民做商超配送,这次来义乌主要采购文体用品,与他一起的还有四五位同行。走进市场转了几家店铺后,程胜民爽快地下了单。 将四方客商“请进来”,义乌带着商户“走出去”。今年以来,义乌举办了“市场万里行”“义乌好货”万里行等活动,瞄准的就是国内二三级市场的销售网络。目前,已成功举办贵州贵阳、江西景德镇、山东临沂、湖南怀化等17场贸易对接会,大批传统外贸企业收获颇丰。 开拓线上直播“云”销售 “我们产品供应不愁,缺的是销售渠道,所以现在有渠道就要抓住。”日前,在国际商贸城四区,义乌市丽挺衣架负责人陈梦婷把30多款热销产品陈列在摊位上。一旁,闪亮的补光灯下,淘宝主播“小兮”正通过阿里巴巴直播平台向网友介绍新款衣架,不时有网友在直播间咨询,点击链接下单,5个小时的直播,线上成交额超7.8万元。 疫情下,义乌催生出了“网红+直播+电商”的热门新零售业态,也成为众多中小微企业拓展内贸市场、谋求转型发展的助推器。义乌市场发展委电商科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场疫情倒逼经营户加速转型,不少商户都加大了内销市场的开拓力度。有些原本只做批发的,现在也开始注重线上直播这种新趋势、新潮流。 “稳外贸、拓内销,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这是义乌东峰画业负责人吴慧常说的一句话,往年公司客户大多来自线下实体店,一场疫情让到店客户锐减,这让她不得不重新审视线上市场。“要把失去的份额‘抢’回来。”她说,今年公司重新制定了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战略,参加线上展会就是探索新的销售途径的试金石。 据介绍,目前我市拥有各类直播服务机构40多家,开展业务、建立合作关系的各类网红3000多名,形成了产品供应、直播培训、内容制作、网红带货等产业链,从业人员约6万人。2019年推动实体市场和电商企业新增销售额(带货)超200亿元,形成了国际商贸城、江北下朱、青岩刘等网红产业集聚区。 市场是义乌的龙头和命脉。围绕繁荣复市,义乌连续推出“促进市场繁荣第一批20项行动”“关于支持市场发展的六条意见”《关于支持小微企业和市场经营户复工健康发展四条意见》《关于加强企业用工保障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成为义乌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 从历史数据来看,义乌市外贸在每一次危机来临时刻都能危中见机、化危为机,这体现了义乌的外贸优势。义乌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国际经济贸易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前三季度义乌市外贸进出口能够企稳回暖进而实现正增长,实属不易。 |
GMT+8, 2025-8-12 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