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福路,路面宽敞,双向6车道,连接着高新区管委会和园区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华灿、瑞丰、木林森、爱旭等一批“光电”巨头云集于此;郑有炓院士、孙义燧院士、朱位秋院士、叶志镇院士等行业翘楚,纷纷成为高新区院士专家工作站、高新区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一员,积极为园区企业解堵点、切痛点,把脉定向,提供高端智力支持。 院士专家与企业直接无缝对接、柔性跨界协同创新……实践证明,作为科技与经济、院士专家与企业家、科技界与经济界紧密结合的创新服务平台,院士专家工作站具有其它创新平台所没有的资源和优势,对高新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近年来,义乌高新区坚持以浙商回归为突破口、产业链招商为重点、基金招商为依托,在核心区引进和培育了1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余家上市公司、20多个省市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超860亿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500多亿元。瑞丰光电、木林森照明为主导的光电产业链项目,以爱旭太阳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和东方日升为主导的光伏产业链项目,正在形成LED光电和光伏产业的优势产业集群,为高质量建成“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世界光明之都”已初具雏形。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科技是重要支撑。2018年9月,义乌信息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审时度势,经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协调小组同意,在义乌市科学技术协会鼎力支持下,建立了“义乌市院士专家工作站”;2020年10月,中国科协海智工作计划基地在高新区揭牌,高新区专家咨询委员会也在当天成立。至此,郑有炓、叶志镇院士等行业翘楚“入驻”高新区,聚焦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技术面临的共性和关键性问题,积极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放仪器共享,通过提供公共技术服务,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高端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加速器”。记者了解到,高新区义乌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院士专家们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新一代显示用半导体LED芯片技术、高光效照明及背光用LED芯片技术和GaN基电子电力器件技术,大力改进第三代半导体衬底及外延生长工艺,大幅改善外延片均匀性和晶体质量、降低表面缺陷、缩短生长时间、降低成本等。其中,郑有炓团队还与高新区达成合作,利用其自身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为高新区半导体智能显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提供技术咨询,并根据义乌提出的需求,在半导体智能显示细分产业方向出具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一枚小小的芯片,科技含量到底有多高?在义乌信息光电高新技术园区,华灿光电LED芯片生产车间内,逾千台高精尖设备正开足马力飞速运转,身着白色防尘服的工人们则各司其职,忙碌在各条生产线上。在LED芯片生产车间外的展板上,记者看到了LED芯片制造工艺流程示意图。原来,一枚LED芯片从初级的原料制作到成品需要16个大步骤,同时还包含了众多近乎苛刻的制作细节,最后才能完工出厂交付客户。
不久前,我国无机光电材料与LED技术主要学术带头人叶志镇院士团队与华灿公司合作,在高光效GaN-LED芯片若干关键技术研发方面获湖北省和教育部科技奖,目前已成功研发高光效倒装Mini
LED芯片、高性能 Micro-LED 芯片和高光效照明及背光用LED芯片,成为行业领先和标杆。
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义乌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院士是某一产业或领域技术发展的领航者,而企业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和灵活的经营机制,工作站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企业充分把握发展机遇、瞄准产业前沿,发掘和开拓市场提供了保证,成为指引企业科技发展战路的“航向标”,为企业抢占了发展“制高点”。 如今,依靠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促进企业转型,让自主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已经逐渐成为共识,人才的竞争成为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