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义乌努力打造全省医保办事便捷城市

2021-1-6 09:41

摘要: 近日,江东街道的陈先生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就医时忘带医保卡,正准备回家去拿卡时,志愿者提醒他:可以先到支付宝上申领一个医保电子凭证,然后直接用手机扫码支付。 很快,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他成功使用 ...

    近日,江东街道的陈先生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就医时忘带医保卡,正准备回家去拿卡时,志愿者提醒他:可以先到支付宝上申领一个医保电子凭证,然后直接用手机扫码支付。

很快,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他成功使用手机端医保电子凭证扫码就医,并同步完成身份认证和医保结算支付。“这个功能好,省事又方便,忘带现金和卡是常有的事,但手机基本上是随身带的。”对于这波操作,陈先生由衷点赞。

医保电子凭证扫码支付,是义乌市医保局深入推进改革的一个生动缩影。2020年,义乌市医保局聚焦“最便捷”,通过医保业务延伸丰收驿站、打通医保扫码支付、助推长三角医保一体化等举措,打造全省医保办事最便捷城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医保支付开启扫码时代

对于医保患者而言,看病必须带医保卡是“常识”。以前,面对忘带医保卡或就医过程中医保卡出现损坏、丢失等情况时,参保人员只能打道回府或者干脆自费。如今,这种担忧在义乌已不存在,自从有了医保电子凭证后,如再遇这种情况,参保人员在不需重取或补办的情况下就能继续完成就医流程。

据了解,医保电子凭证由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统一签发,是基于医保基础信息库为全体参保人员生成的医保身份识别电子介质,是医疗保险参保人唯一的电子身份凭证,类似于电子身份证,可以通过手机二维码进行读取,功能等同于实体的医保卡。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参保人员申领了医保电子凭证后,无论是在医院门诊、住院,还是在定点药店购药,都可凭手机扫码支付。”

据介绍,自国家医保局统一研发推出医保电子凭证后,市医保局以“抢”的工作状态,积极做好信息系统对接工作,成为全省首批开通国家医保电子凭证的城市之一。目前我市已有62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268家定点零售药店开通医保电子凭证扫码支付功能,已有22.5万人次扫码结算成功,结算率居金华各县市首位。

医保电子凭证使用起来既方便又快捷,极大方便了老百姓就医。那么,参保人员如何申领医保电子凭证呢?从市医保局了解到,参保人员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浙里办、支付宝、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以及邮政储蓄银行APP等渠道,自助进行人脸识别认证后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并通过凭证到定点医药机构扫码就医、购药。

医保业务家门口就近办

廿三里街道何宅村金大姐的女儿,不久前在外省看病的医疗费尚未报销。在听说村里的丰收驿站能办医保业务后,金大姐马上回家拿着相关资料来到离家不远的丰收驿站。只见工作人员熟练的登录“义网通办”平台,然后依次输入信息、拍照、提交,短短几分钟就将业务办好了。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市医保局与义乌农商银行,携手开展医保服务事项下沉至村一级的大胆尝试。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政务服务事项搬上了网端、手机端,网上办、掌上办的普及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但与此同时,在偏远山区的部分群众,尤其是中老年群体,由于认知和技能问题只能“望网兴叹”。

据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医疗保障经办服务已实现“网上办、掌上办”,目前医保业务100%可网办,网办率已达92.2%。在日常走访中,医保局工作人员发现许多农村地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对网办的可及性较低,对于医保业务家门口就近办仍有迫切的需求,为此想方设法把医保业务延伸至农村。

2020年6月,市医保局与义乌农商银行签署“医银合作”协议,依托丰收驿站网点众多、覆盖城乡的优势,将医疗费用零星报销受理、大病保险选缴、补缴参保登记等5个医保事项延伸至义乌农商银行225家“丰收驿站”,基本涵盖义乌全境所有行政村,为全市百万参保群众打通优质服务“最后一米”。

据介绍,为确保丰收驿站能够充分发挥就近办作用,市医保局优化经办服务流程,对丰收驿站工作人员进行了扎实的政策培训,将他们打造成为医保工作的“经办员、代办员、帮办员、政策宣传员”,切实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保经办服务。

义乌医保接入长三角联网结算

因为工作原因,北苑街道的陈先生长期居住在上海。去年,他发现儿子有发育迟缓的症状,就开始在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进行治疗。

“这一年多来,儿子在仁济医院门诊看病花的2万多元,都是通过我的家庭个人账户支付,而且可以直接在上海联网结算。这不但减轻了我的负担,还避免了在义乌、上海两头跑。”陈先生说。

前年8月,在浙江省内率先实现医保跨省住院直接联网结算的基础上,我市打通与江苏、安徽、上海的双向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截至目前,我市34家有住院资格的定点医疗机构和全部镇街基层卫生院均已纳入长三角医保一体化结算网络。

据介绍,长三角医保“一体化”的路径是城市试点、区域先行,具体方式是异地结算下的全国医保联网和多管齐下的支出控费,其最终导向则是更高质量的医疗改革。我市作为浙江省首批与上海市开展门诊费用异地联网结算的地区之一,2019年4月开始进行就医地和参保地信息系统改造。相关统计表明,截至目前,义乌已累计接诊长三角地区其他省市参保人员门诊就医566人次,实时结算医保费用12.17万元。义乌市参保人员至长三角地区其他省市异地门诊就医4178人次,实时结算医保费用145.12万元。

此前,为就医地医疗机构能获取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险信息,我市参保群众到长三角地区享受医保联网结算前,需先在全国异地就医管理系统办理备案。如今,为方便市民办理异地就医备案,义乌市医保局已将备案权限延伸至全市二级(含)以上定点医疗机构,有需求的市民可就近办理。  

中秋未至饼香已浓 义亭月饼抢“鲜”上市  我市推行“五禁五要素”模式 筑牢地下室仓储安全防火墙  厉兵秣马 备战“商BA”  高温来袭 “冰工厂”里制冰忙  文化满福田 甘霖润心田  

义乌网

GMT+8, 2025-8-12 06: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