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把新思想传递到百姓心坎里

2021-2-6 00:12

摘要: 为了更好地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新理论实践融入创新形式里,把新思想传递到百姓心坎里,宣讲党的政策,培育主流价值,活跃文化生活,让身边人说身边事,用百姓话说百姓事 ...

为了更好地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新理论实践融入创新形式里,把新思想传递到百姓心坎里,宣讲党的政策,培育主流价值,活跃文化生活,让身边人说身边事,用百姓话说百姓事,城西街道“信仰树”宣讲团应运而生。

整合多方资源组建宣讲团

“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家好!小康路,齐奔跑;用公筷,公勺好;自身体,靠自重;早预防,疾病少……”青春洋溢的“文明小天使”,身着校服、戴着红领巾,用悦耳的快板和朗朗上口的童谣,为何斯路村村民宣传使用公筷公勺的文明用餐习惯。

“这个形式很好,小朋友们活泼有趣,比一般的讲课有意思多了,大家都爱听!”“像我们老人,有好多政策太长都看不进,用童谣总结,既好听又方便理解。”通俗易懂的宣传形式,让村民们纷纷点赞。

观看了由文明天使宣讲队用朗朗上口的“三字歌”表演的“文明用餐 使用公筷公勺”线下宣讲后,村民何奶奶深受启发,自费购置了数十双公筷,分发给邻里乡亲,暖心的举止传递着文明的种子。

“‘信仰树’宣讲团跳出了过去开大会、念文件、讲政策的‘老三套’局限,采用‘方言+文艺’的理论宣讲方式,注重贴近农民思想,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让宣讲更加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有朝气。”城西街道“信仰树”宣讲团负责人介绍说,宣讲团将名人子女、先进代表、行业精英、共建高校等多方资源进行融汇整合,将外界优秀资源“引进来”,同时挖掘培养本土“草根”宣讲新鲜血液,让本土优质内容“走出去”,使宣传主体更多元、内容更丰富、手段更新颖。“信仰树”宣讲团由大妈宣讲队、文明天使宣讲队、青春宣讲队、红色直播间、高校宣讲队和蒲公英宣讲队等六支宣讲队组成。

“信仰树”宣讲团除宣传文明用餐、使用公筷公勺理念之外,领衔推出了“文明健康好习惯”顺口溜;为宣传文明出行、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联合城西交警中队创新推出义乌方言版“文明交通”顺口溜;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牢牢守住防线,联合城西各工作岗位人员推出戴好口罩宣讲活动。

送到百姓家门口的“新思想”

2020年9月1日开学之际,作为浙江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义乌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副主任的虞雅俊,做客“信仰树”宣讲团的“红色直播间”,给城西街道夏演小学的同学们送上“开学第一课”,将自己所在援鄂医疗队的动人事迹娓娓道来。

“每次宣讲内容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记录,由微信、网络等融媒体平台进行推送,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双管齐下,拓宽了宣传覆盖面,提高了宣讲影响力。”“信仰树”宣讲团负责人介绍说。

值得一提的是,宣讲结束后还设置了“问政”环节。老百姓可以通过扫码或者电话咨询的形式进行提问,相应的政策,工作人员会在24小时内作出回应解读,进一步解决群众对理论宣传听不懂、听不进的问题,把新思想传递到百姓心坎里。

据悉,“信仰树”宣讲团在线上也成绩斐然,截至目前,共开展了近20场直播宣讲活动。每场直播宣讲平均观看量达2.36万人次,观众互动积极,点赞评论数屡创新高。陈振新直播更是在短短40分钟时间内,达到了5.21万人次的观看量,评论近400条。

目前,“信仰树”宣讲团队伍还在不断扩大增员中,名人子女、专业人士、社会能人纷至沓来。如今,“信仰树”宣讲团正以斗志昂扬的创新姿态,在宣传先进思想的康庄大道上步履铿锵,让党的创新理论实实在在地成为百姓家门口的“新思想”。 

中秋未至饼香已浓 义亭月饼抢“鲜”上市  我市推行“五禁五要素”模式 筑牢地下室仓储安全防火墙  厉兵秣马 备战“商BA”  高温来袭 “冰工厂”里制冰忙  文化满福田 甘霖润心田  

义乌网

GMT+8, 2025-8-12 01:5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