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范例:让“真理的味道”传遍四方

2021-6-2 10:18

摘要: “我们现在的位置是义乌市城西街道分水塘村,1920年的一天夜晚,29岁的陈望道回到这里,在一间久未修葺的柴屋内,完成《共产党宣言》的中文首译本翻译工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其‘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 ...

    


 “我们现在的位置是义乌市城西街道分水塘村,1920年的一天夜晚,29岁的陈望道回到这里,在一间久未修葺的柴屋内,完成《共产党宣言》的中文首译本翻译工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其‘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5月下旬,在分水塘村一间柴房内,前来参观学习的兰溪市科协老党员们,认真聆听着陆港旅游发展公司范例的讲解,仿佛进入时光隧道,重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听过范例讲解的人,都说她的形体语言丰富、语音语调自然贴切,行云流水般的气场很快把游客带入到那个年代。同时,她以自己铿锵有力、充满激情的讲解,获得无数游客点赞。

精益求精 讲好“望道故事”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入行的第一天起范例就没少吃苦,2019年,从一名导游走上讲解员岗位的她,就从领导手中接过了厚厚一沓讲解词和历史资料,不仅要在短时间内背得滚瓜烂熟,还要学会各种讲解技巧。“我刚到岗位的第3天,基本的情况都还没摸透,就接到一个紧急任务,为一批参观的单位工作人员做讲解。”在接下来的3天时间里,范例要熟记3万字的讲解词,难度可见一斑。

随后,范例每天讲解词不离手,常常沿着讲解路线边走边讲解,甚至在家休息时也是一边默记讲解词,一边上网查资料。为了解陈望道先生生平经历,她已记不得翻阅了多少历史资料,从中寻找灵感。她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观众问了问题,她回答不了便记下来,直到找到正确答案。范例笑谈:“这不仅是要给游客一个满意的答案,我自己也会记在笔记本上,以供日后学习参考,常学常新。”

范例也有产生困惑的时候,那就是与参观者不能产生共鸣,讲解效果不理想。为此,她虚心学习求教,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根据参观群众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职业特点进行讲解。“成年人可能很喜欢历史,可以讲得深入细致一些;小学生对烈士用过的实物感兴趣,就围绕实物进行讲解。”范例说,讲解员并不是机械重复的背一份词、讲一套话,而是因人施讲,面对不同的观众,讲解过程中会调节不同的侧重点,这样能最大程度上把红色经典传递给观众,让听众入脑入心。

传承薪火 轻伤不休假

陈望道故居作为红色旅游特色教育基地,吸引了全省各地的党政代表前来学习参观,这让范例始终处于高速运转的工作状态,中间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高峰期最多接待6批游客,每场下来大约用时90分钟,基本上是从早忙到晚。”范例说,从刚入职,把讲解员当成一份工作,到如今,在陈望道故居讲解已变成了一种情怀,讲解员是距离党史最近的职业,学习党史、讲述党史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现在越讲党史越有劲头,越学党史越受感染。

讲解员这份工作,看起来轻松,但背后的艰辛只有范例自己知道。从分水塘村口到陈望道故居,整个讲解过程约90分钟,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外。夏天,没讲几分钟,工作服就湿透了。一天下来,工作服干了湿,湿了干。尤其是2019年11月的一次讲解,由于雨天路滑,范例不小心摔了一跤。尽管很痛,但她还是面带微笑地完成了讲解。之后去医院检查,发现手腕骨裂,需要打石膏。那段时间,来陈望道故居参观的人很多,她担心同事忙不过来,打好石膏后用长袖遮住,坚持上岗。

近年来,随着陈望道故居展品陈列的不断更新,讲解内容不断变化,对讲解员的讲解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每隔一段时间,范例的讲解词里就会出现新内容。“我会不断地进行‘充电’,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丰富相关信息知识储备,成为专家型讲解员。”无论参观者是谁,范例总是以最饱满的热情和一颗赤诚的心,声情并茂地讲解,从不懈怠。这些细节,诠释了她作为一名讲解员的使命与担当。

建党百年之际,范例不禁感慨万千:“生逢盛世,又赶上了如此重要的时间节点,一定要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高温来袭 “冰工厂”里制冰忙  文化满福田 甘霖润心田  现场监理工程师: 工程建设的“徒步守护员”  我市开展崇军活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长安画派名家邀请展亮相义乌  

义乌网

GMT+8, 2025-8-6 11:2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