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吉林的参保群众杨先生因身体不适到浙大四院门诊就医,结算时发现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了90多元,不禁纳闷。原来,浙大四院已面向全国27个省市开通了医保门诊跨省联网结算。 据了解,为使参保群众能够尽快享受到医保跨省联网结算便利,市医保局积极响应国家医保局异地就医结算工作部署,在全省率先实现住院全国跨省联网结算的基础上,已实现长三角地区门诊联网结算。 近年来,随着异地工作生活增多,很多群众期盼办事少些“两地跑”“折返跑”。为破解医疗保障领域公共服务地域限制,保障人员要素自由流动,市医保局在全省大力推进数字化改革、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全省通办”的背景下,通过数据、经办、标准三方面的融合,积极探索医保“异地通办”新模式,努力让群众异地好办事,切实提高办事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数据融合,实现异地结算“一卡通”。经过多方努力,我市在全省率先接入国家和省级异地结算平台,全面推进医保电子凭证结算,实现异地参保群众可在定点医疗机构跨省、跨城电子化“无卡”结算。据了解,目前全市35家医院全部开通省内异地联网结算、跨省住院联网结算和跨省门诊联网结算,定点医药机构100%开通医保电子凭证结算功能。 经办融合,实现线下受理“一窗办”。针对地市统筹区内的异地参保群众,义乌先后与浦江、东阳、兰溪等周边县市签订医保“同城通办”战略合作协议,按照统一事项名称、事项编码、办事材料、办理时限、办理环节、服务标准的“六统一”要求,实现市级统筹内基本医保全部28项服务事项的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同时,我市还开通医保跨省通办渠道,创新收办分离模式,全面梳理18项异地通办事项,制定统一的业务规则和标准,窗口受理申请材料并进行身份核验、完整性审核,邮寄至参保地医保经办部门办理,打破属地管理限制。截至目前,义乌已实现与衢州、黄岩的“省内代收代办”和江西上饶、弋阳、万年、婺源、贵州兴仁等地的“跨省代收代办”。 标准融合,推动办理结果“全互认”。为方便异地参保群众办理医保事项,市医保局主动加强与合作城市对接。其中,以人员互派、跟班学习、视频会议等形式,畅通交流渠道,明确职责分工,规范流转程序,统一办件标准,推动实现医保定点资质、经办审核结果、意外伤害调查结果等业务内容全面互认。同时,建立问题处理、监督管理、责任追溯等管理机制,确保“异地通办”规范运行。 据了解,自市医保局“异地通办”模式运行以来,截至目前,我市已与12座省内外城市建立通办合作,累计为异地参保群众办理医保事项1128件,服务1600余人次。 |
GMT+8, 2025-8-3 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