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用中国艺术致敬建党百年

2021-7-14 10:15

摘要: 7月9日,《恰是风华正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特展》在市文化广场七墨美术馆开展,以文史之笔歌颂建党百年,以艺术之美绘就时代画卷,吸引了众多人物画爱好者慕名而来。 用中国艺术讲好中国共产党百年波 ...

    


7月9日,《恰是风华正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特展》在市文化广场七墨美术馆开展,以文史之笔歌颂建党百年,以艺术之美绘就时代画卷,吸引了众多人物画爱好者慕名而来。

用中国艺术讲好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故事,是此次特展的亮色。现场,一幅罗小珊的《畲山风》十分吸睛,它以畲族人民独有的服装装扮、音乐活动和肢体语言为基础,以畲族三月三的节日活动为突破口,用彩墨写意人物画技法,打破时空界限,艺术性地呈现了三月三活动的大场面、畲族特色的服饰文化、畲族姑娘的欢迎手势,以及祭祀和民族体育活动等场景,艺术地表现了畲族的历史传统、风俗民情、人文特色和当代风貌。

《工地春晚》把我们带到了过年还留守在城市的农民工兄弟身边。自编自导的节目、简单的乐器道具、一张张开心的笑脸,生动展现了年轻人昂扬奋发的时代风貌,这是对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建设者发自内心的礼赞。“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作为一名画家要关注时代发展和进步、关注时代精神的表达、关注普通人的情感和思想。”罗小珊告诉记者,此作品以普通百姓的现实生活为底色,彰显了新时代建设者的精神风貌,更加注重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理想。

透过此次展览可以发现一个新现象。以往传统艺术作品中,艺术家更多地偏爱梅兰竹菊、花卉虫鱼等物象,而此次展览中不少作品的创作内容更具“活力与张力”,如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张耕源的《辉煌》、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吴静初的《不改向日心》等,以丰收果实、向日葵等作为创作对象,不仅拓展丰富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题材内容,更以其欣欣向荣之意象赞颂祖国的风华正茂,用中国艺术致敬建党百年。

“浙江画院的艺术家自去年开始就以饱满的创作热情,整体梳理了我党从筚路蓝缕到艰苦奋斗的过程,从建立新中国到社会主义建设,并最终引领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辉煌历程。”浙江画院院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孙永说,此次艺术家从不同艺术角度和历史节点,特别是从浙江的视角,诠释和讴歌百年来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所谱写出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篇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带领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接续奋斗,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任务。展览现场展出52件中国传统艺术作品,让观众切身感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社会的百年巨变,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力量。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启航地。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由浙江画院人物画工作室主任余宏达创作的《一大护航人》,画中一艘小船在迷雾中渐行渐远,中共一大唯一非代表人员王会悟,开会期间在船头望风负责警戒。据悉,1921年7月中共一大会议在上海召开,王会悟作为中国第一批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参加了大会的筹备、会务和保卫工作。大会期间,由于密探闯入,会议必须另选地点。王会悟立即建议到嘉兴南湖去继续开会。与会者采纳了她的建议,在嘉兴南湖红船上,完成“一大”所有议程,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从而保证了“一大”会议闭幕式的顺利进行。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浙江的百年奋斗历程、取得的巨大成绩,从一个省域印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蓬勃生机、风华正茂,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无比优越性。以文明史观的视角,将一百年的党史与几千年华夏文明相互映照,从“文心胆气”到“文明史观”,展示浙江在党的领导下,作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背后的动力之源,礼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跨越。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27日。 

长安画派名家邀请展亮相义乌  纸载春秋 百年回响 从地契收藏看义乌契约精神  从一场球赛看溪干村的乡村蝶变  临床技能大比拼  “兵支书”冯泽权:扎根乡土 诠释军人担当  

义乌网

GMT+8, 2025-8-3 06:4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