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知了的叫声逐渐响亮,坐落在群山怀抱中的赤岸镇雅治街村迎来了盛夏的祥和与宁静。村前龙溪弯弯绕绕环村而过,溪边小鱼奋力欢跳,大人带着孩童愉悦嬉戏,这个人杰地灵、古韵悠悠的村落,在烈日照耀下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我们每年都带孩子来外婆家过暑假,雅治街村的老房子凉快,村里的傍晚也很热闹。”说起雅治街的与众不同,特意从城区赶回来的刘女士有说不完的话。对于熟悉雅治街村的人而言,这里就像一处区别于繁忙城市的“世外桃源”。在这里,由古建筑朱氏宗祠与文化中心大礼堂相结合的村文化礼堂,浓缩了多少乡愁与旧事,踏入其中,扬起一袖村庄历史的尘埃。 悠悠旧宅间拾起一地乡愁 浩宇之间,何处是乡愁?雅治街上,旧宅里便能寻到答案。 烈日炎炎,躲进凉风习习的老街古宅,拿一把蒲扇,引出一阵清凉。沿着黑白相间的老街古建筑走去,蓝天与古韵相映成趣。逗趣的孩童,嘻嘻哈哈赤脚蹦跳,挑担的大人随意坐在地上摆摊,仿佛过往时光定格于此,从未消失。在老街深巷处,早年中国法学泰斗朱献文的故居翰林第跃然于此,该建筑建于清宣统二年,坐西朝东,面阔四间,门前一泉池塘,映出整栋建筑的倒影。朱献文先生博学多才,其精神永驻,而这里,如今也成了义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沿着老街继续探访,当店十八间、东山公祠、贵玉公祠、增塾屋、光裕堂、种德堂、忍和堂、芝玉堂、敦和堂等多座各具特色的古建筑厅堂令人流连忘返。而最令人过目不忘的,可数老街尽头处中西合璧的洋房式宗祠,这便是雅治街村的朱氏宗祠。朱氏宗祠是雅治街文化礼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坐北朝南的建筑重修于1936年,正立面有罗马柱门墙,有石膏雕塑,有拱形大门和窗户。2005年祠堂重修时,向各地学者和书家征集了76副对联,镌刻在石柱上。宗祠内有两座泥塑像,供奉的是当地朱氏祖先、东晋名将朱礼夫妇的雕像。 不仅如此,朱氏宗祠内还收藏了800多件古物展品,老一辈的生产生活用具:从清代的印花麻布长裙到民国时期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从小小的烟盒、香炉、笔架到各种大件的农耕工具,从平民百姓家中几乎人手一双的老式旧鞋到价格不菲的名贵古玩……这些展品都是由村民自发捐赠的,每一件藏品背后都不乏感人的故事,都有一段值得怀念的历史。 在雅治街村,与朱氏宗祠共同组成文化礼堂建筑的,便是文化中心大礼堂。村里将此地建设成了村文化活动阵地,礼堂内不仅挂满了村史村情介绍,还展示着村里的榜样人物、优秀学子等。宽敞的大礼堂中心有个舞台,专门为村民宴请宾客、文艺活动、村民大会、表彰活动时使用。每天晚上,忙完农活后,妇女们成群结队来到大礼堂跳广场舞、吹拉弹唱、看电影,尽情释放活力。 千年商埠各种技艺传承发展 早年前,雅治街村的集市“野墅”曾是一个商埠交流的胜地。旧时,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老街两旁,老街是磐安、东阳西南部、永康北部客商往返金华、兰溪、衢州等地的必经之路,本村西边邻村施傅宅、青口、六石等地农民逢“二、五”“三、八”赴黄田畈、洪塘集市,东阳邻村黄田畈、许宅、洪塘等村农民逢单日赶集都要经过老街,因此老街整日行人不断,促进了老街两边商业的繁荣。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公路四通八达,货物运输有了汽车,经过本村老街的行人逐渐减少,这条老街才得以呈现如今宁静的景象。 在雅治街村商埠的兴盛时期,最出名的无外乎红木的发展与传承。据悉,雅治街村紧邻东阳,深受东阳木雕之乡的影响,许多青年都学会了木雕技能。随着本村大力兴办红木家具厂,雕刻工非常紧俏。无论是旧时还是现代,细细打磨方有精品,产品的依托完全靠工匠的手艺。 新中国成立前,雅治街村没有工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鼓励发展民营企业,雅治街的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尤其是红木家具厂发展迅速。雅治街依托千年商埠本身的优渥条件,融合多地文化特征,吸收义乌本地和其他地区红木产业的特点,发展出颇具特色的雅治街红木家具厂。如有为家具厂、鸿运家具厂都属于建厂时间早、有规模、特色鲜明的代表。除了本村本地民营家具企业,雅治街家具还走向外地,如鸿新集团在佛堂工业区建厂,珍木居红木家具厂在东阳建厂,朱仕红木家具厂更是将雅治街红木家具带到了广西凭祥。这已不仅是商业交流,更是文化等多方面的融汇。 在一波先行者的带领下,塑料制品厂、饰品厂、胶水厂、箱包厂、服装厂、彩印厂等各种技艺手工业陆续兴起。而雅治街村也逐渐从一个朴素的古村落演变成了手工业兴盛的现代村庄。 古月桥上一睹《鸡毛飞上天》取景真容 盛夏的味道,集中在雅治街村旁的田野里,更融进了古月桥的剪影中。 “每年都在修缮,每年都有游客,这里是村庄有名的景点了。”村民感慨道。据悉,2017年《鸡毛飞上天》电视剧的热播,将古月桥、雅治街老街等取景地推到了观众面前,此后,便吸引了一拨拨游客专程前往一睹真容。 贯穿全剧始末的古月桥,前前后后出现了几十场镜头,从陈江河和骆玉珠桥下定情开始,到重逢、交心,再到老年隐居再忆当年……随着剧情的推进,古月桥的意蕴也越显深厚。据了解,这座义乌最“高龄”的古桥建于宋嘉定六年(1213年),至今已有800多岁,它坐落在雅治街西侧,横跨龙溪,全长31.20米,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目前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纵观这座古桥,采用单拱纵联分节列砌置法建造,桥拱呈五边形。全桥共用三十根条石、四根横锁石。中间层为条石横砌,规格不一,桥面以沙泥和方石铺成。此桥虽经几百年风雨侵蚀,石质风化严重,但仍保持其古朴风貌与别致造型。 每到傍晚,村民们吃过晚饭,带着孩子沿着石子路散步至古月桥边,或拍一张照,或讲一个民间传说,风吹得桥边大树上的叶子沙沙作响,袅袅炊烟中,这温馨的一幕也被定格成了永恒。 到底有多少个盛夏能被人铭记,有多少个古村依然流淌着寂静的历史,走进雅治街村,或许就能找到答案。 |
GMT+8, 2025-8-3 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