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义乌围绕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地,深入推进经济和城市转型,发展稳中向好,我市经济在去年最先复工复产的高基数下实现“半年红”。 经初步核算,义乌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5.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5.5%,高于全省和金华,两年平均增长8.0%;全市集贸市场总成交额1112.1亿元,同比增长48.0%。 工业经济强势崛起 近年来,义乌坚持项目为王,持续招大引强,创新推动产业转型。过去五年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70个,“无中生有”打造信息光电和汽车制造两大千亿级现代制造业集群。全球光伏行业排名前五的企业有4个落户义乌,第一的晶科、第二的晶澳、第三的天合光能和第五的东方日升。绿色动力小镇也落地包括吉利在内的8个项目。 随着光伏光电龙头企业的纷纷落地开工投产见效,对义乌产业总值拉动愈加明显。 今年以来,义乌更是以季度为单位抓开工、签约,又新培育芯片半导体产业,谋划芯片小镇,成立半导体产业母基金,以大项目谋划未来产业。目前已落地中芯、韦尔、瑞测等项目。 起舞“双循环” 韧劲十足 受益于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政策叠加,义乌助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作用显著,多种贸易方式全面开花;贸易便利化改革持续深入,义乌国际陆港成为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市场采购+一般贸易”拼箱转关出口成为全国唯一试点,在全国率先推行涉企经营许可“承诺即入”改革,构建与国际惯例接轨、可自由开展出口、进口和转口贸易的市场环境和体制机制,积极打造数字化双循环战略节点,成为全球中小微企业的贸易天堂。 义乌坚持将电子商务定位为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极具特色的县域电子商务经济体,网络零售额长时间位居全省首位,正日益崛起成为全球瞩目的“电商之都”。 义乌坚持把快递物流行业作为推动市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和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在全国率先完成快递园区建设,物流线点实现了全国重要城市全覆盖,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快递集聚中心,获批全省唯一国家级“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城市试点”等。 “义新欧”中欧班列是义乌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更是义乌“无中生有”的又一创新奇迹。通过六年半的持续奔跑,已经发展成为运行线路最多、装载效率最高的中欧班列,有力促进了义乌与班列沿线国家地区的经贸往来和多方位、多层面的沟通交流。 城乡蝶变 幸福提速 近年来,义乌坚持“一个市”的理念,推进全域大提升,完成老城区5.78平方公里城市有机更新,开工建设双江水利枢纽、义乌植物园、高铁全高架站房、新CBD等重大项目,全面拉开都市大框架。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中国众创乡村”主题定位,有机融合多规合一、国企结对、产业植入,形成280公里市域美丽乡村精品大环线。 推进生态源头治理,连续四年夺得“五水共治”大禹鼎,绿色发展指数跃居全省第一,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推动民生服务倍增,对老人、病人、低收入者、残疾人、妇女、儿童细致关怀,实施百园工程等教育倍增计划,儿童医院等启动建设,市民有了家门口的省级医院专家。 |
GMT+8, 2025-8-3 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