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进佛堂镇党群服务中心,舞蹈老师正在为前来学习的孩子们逐一“纠正”舞姿。 今年以来,市文化和旅游广电体育局围绕十大民生实事之一的“增加文体服务供给”,在各个镇街开设“花开四季”课外公益学堂,舞蹈课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目前,学舞蹈已成为孩子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来学舞蹈的孩子越来越多。”舞蹈老师陈老师说道,她希望前来学习舞蹈的孩子们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为今后“诗意”生活打好基础。 除了街舞课程,党群服务中心每周还开设黏土课程、声乐课程。 “我女儿从小喜欢舞蹈,可是学习舞蹈费用相对较高,年初听说镇里开设了舞蹈公益课,这次是第三期报名参加了。”家长陈女士说,“这里的老师既负责任,又很有耐心,一点不输给外面辅导站的专业老师。” 据了解,“花开四季”课外公益学堂特邀文化专家、教育名师、文艺名师等专业人员授课,课程内容不仅涵盖手工、书法、绘画、古典诗词鉴赏、少儿道情、少儿婺剧、乐器、舞蹈等文化活动,还有抖空竹、羽毛球、篮球、击剑等体育运动。自开课以来,春季班和暑假共开设了127个班级、授课749次。 为更好开展美丽乡村精品线文体活动,我市围绕10条美丽乡村精品线,以绿道为载体,开展骑行、越野跑、轮滑、摄影、亲子行、乡村旅游推介、文化展览展演等活动,整合要素资源、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文旅融合,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文艺演出精彩,文化惠民走心。夜幕降临,一场由后宅街道戏曲联合会精心编排的晚会正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上演。动感十足的音乐,精彩的表演,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观看。 戏台上,一个个精彩节目轮番上演,演员们大多是婺剧爱好者、戏迷,来自后宅街道各村居。后宅街道戏曲联合会负责人叶汉文告诉记者,自2018年以来,协会已发展到100多人,他们利用空余时间编排节目,每周六准时在这里免费献演。 “今年,我们接到文旅局送戏下乡的任务,接下去在整个后宅街道范围内有文化礼堂的地方送戏下乡,巡回最少10场。”叶汉文如是说。 “最让村民期待的,就是每周六晚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演出。”市民刘金福欣喜地说,“以前在家里就看看电视,现在村里文艺活动多,现场看表演、听戏曲,比看电视有趣多了。” 今年来,市文旅局充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进万家活动,让群众在“文化大餐”中享受幸福生活,感受文化自信。 “我市已经开展美丽乡村精品线活动479场次,计划11月底前完成年度任务。青少年‘花开四季’文体课外学堂已完成749场次,计划将开展秋季班课程700场次,预计11月底完成实事目标。”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GMT+8, 2025-5-7 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