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论坛新闻热点 查看内容

骆立俊:初心如磐坚守基层文化工作

2021-10-25 11:06

摘要: 骆立俊,出生于1940年,是目前福田街道最年长的文化礼堂管理员,也是街道新时代拨浪鼓宣讲团资历最深的“草根”宣讲员。他17年如一日坚持为下骆宅村民宣讲党的方针政策,讲红色故事,普及健康知识。 从村史民情的整 ...



骆立俊,出生于1940年,是目前福田街道最年长的文化礼堂管理员,也是街道新时代拨浪鼓宣讲团资历最深的“草根”宣讲员。他17年如一日坚持为下骆宅村民宣讲党的方针政策,讲红色故事,普及健康知识。

从村史民情的整理到文化礼堂的授课,从收集百万字、高达3米的手抄剪报到20多年潜心研究剪纸艺术,培育大批剪纸爱好者,弘扬非遗文化……这些年,骆立俊紧跟时代步伐,用易于接受且村民喜闻乐见的宣传载体,向村民传播文明新风,被村民们视为“老有所乐、赞美扬善、传达正能量”的身边榜样。

为老人义务讲课17年

骆立俊从2004年开始就为老百姓讲故事,并于2002年最早加入福田街道“乡音”宣讲团(后更名为新时代拨浪鼓宣讲团)。他通过走心、接地气的宣讲,将“高大上”的理论宣讲融入百姓生活。

从2004年到2021年间,骆立俊为村里上过的课已经数不清了,但每次上课前,他都会认真准备好手写的教案。“既然要做这份工作,我就想做到最好,真正让乡亲们学到一些实际的知识,同时能学得开心。”骆立俊说。为了使宣讲更接地气,骆立俊常常找年轻人聊天,看一些时下流行的网络视频,希望从中能够学习新元素和流行用语来使课堂更为生动有趣。

作为福田街道下骆宅村老年协会会长,骆立俊想动员村里的老人们都走出家门,多学习新知识,在2001年,他发起成立了以老年人为基础的下骆宅村夕阳红乐乐学习团。起初学习团处于松散无序状态,实际听课者寥寥无几。对于低迷的响应率,骆立俊毫不气馁,通过调查和分析,他发现了问题所在,现有的老年大学视频课程方式方法与本地老人实际情况“水土不服”。

找到原因后,骆立俊决定自己动手编纂一套适合下骆宅老人的学习教材。通过大量的比较工作,骆立俊决定从报纸和杂志入手,从那些贴近生活,对老年人日常饮食起居最有指导作用的内容做起。骆立俊自编教材,自当教员,由于内容鲜活接地气,讲课使用的多半是义乌土话,加上他讲课的风格风趣幽默,骆立俊组织的乐乐学习团人气周周见涨,参加学习团的人数很快就突破了百人。

一边守护文化礼堂一边做调解

因为平时要维护文化礼堂,在文化礼堂举办的各种活动,骆立俊都会认真负责到底。“每天最早一个来开门,最晚一个离开,真的把文化礼堂当作了自己的一项事业在经营。”骆立俊的老伴说道。

每年下骆宅村文化礼堂举办“春泥计划”活动,为了让村里的孩子们过一个快乐充实的暑假,骆立俊很早就准备了与孩子学习相关的教案,如孝文化教育、感恩教育以及交通安全知识、防溺水知识等。

在骆立俊办公室柜子上,除了有一大堆的剪纸、教案和讲课记录外,还有一本笔记本,里面专门记录了骆立俊帮忙调解的事件,详细到时间、调解过程等。“骆老师兼职做着村里的调解员,哪家哪户有难解的事儿,他都会帮忙解决,有他在,很多事情都能顺利化解。”下骆宅村一位村民表示。此前,村里有一对年轻夫妇因家庭琐事大吵特吵,甚至闹到要离婚的地步,在骆立俊的反复劝说下,这对夫妇最终握手言和。村里类似的家庭矛盾还有很多,但骆立俊始终不厌其烦,为邻里和睦相处做贡献。

今年7月,骆立俊因为生病,在杭州住院做了次大手术,但是他时刻记挂着文化礼堂工作,刚出院不久就立刻投入到工作中,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剪纸36幅。骆立俊说,虽然他是八旬老人,但是工作热情不减当年,希望自己能够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做得出彩,在文化事业上越走越远。

“红扳手”夏日送清凉 汽修服务护航出行  “一站式”打通城乡供销互助路径  上溪与稠城携手共创党建联建新模式  竹板一打声声响 消防安全听我讲 义乌消防有支“快板宣传队”  兴业社区举办财商体验营活动  我市第八届幼少儿舞蹈比赛落幕  

义乌网

GMT+8, 2025-7-7 22: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