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民以食为天,吃,终究是人们最基本,也是最经久不衰的话题。中国传统文化与农耕文明的碰撞,孕育出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传统美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那些带有厚重地域特色、十分接地气的地方小吃,还有那些在非遗名录中的传统美食品牌,在信息化、快节奏的今天,不断还原着记忆中的味道。这是对乡愁的安慰,也是舌尖的归宿。赤岸镇官余村的朱建兰,一直用心还原记忆中的味道并将传统美食心手相传。 10月24日,记者走进朱建兰家,她正在制作番薯花。“现在还不是制作的最佳时节,这些是一个朋友临时预定的,想提前尝尝鲜。”朱建兰告诉记者,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二月是番薯花制作的最佳时期。 自幼受母亲影响 1968年出生的朱建兰,自幼受外婆以及母亲的影响,看着她们将番薯煮熟、捣碎、和面、蒸面、揉面、打面,切成小方块,手工制作成一朵朵番薯花,如此耳濡目染地接受传统美食文化的熏陶。 “我七八岁的时候,就会剪番薯花。那时,过年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番薯花,有时一天到晚跟着母亲她们后面帮忙剪花样。”朱建兰回忆,她母亲那个年代,除了番薯花,还有番薯片、番薯干,这些都是她小时候的零食。 据悉,番薯花是赤岸镇靠山区一带的特产,由于山区缺乏种植水稻的良田,只好靠山地种一些番薯,因此家家收获最多的就是番薯。“番薯花不仅是零食之一,同时也是过年时给亲朋好友的回礼,这个习俗延续至今。”朱建兰说。 如今,再来寻找坚守番薯花手艺的初衷,朱建兰表示,兴许是当年外婆和母亲远近闻名的好手艺,或者是自己对传统美食独特的偏爱,对自己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据朱建兰介绍,今年的番薯已经从地里挖回家了,准备存储到下个月中旬再着手制作番薯花,那时的番薯自带甜味,做出来的番薯花同样会带着自然的甘甜。 八道工序精心制作 为了制作番薯花,朱建兰特地挑选个头大的番薯。 “挑选番薯也有讲究,一定要选粉的,而且要存储时间在一个月左右的。”朱建兰说,番薯经过洗净削皮,切块煮熟后碾碎,并撒入糯米粉、白糖等辅料,来增加食材的韧劲和口感。番薯花要经过煮—和—蒸—揉—擀—切—剪—晒八道工序方能制作完成。“其中,第四道工序是最累的,揉的面团是刚出蒸笼的,锻炼手的承受力。” 记者十分好奇番薯花到底是如何制作的,朱建兰便现场展示了一番:在她灵巧的指尖剪出纹理,捏出花型。一片普通的“面饼”在手中拉扯翻转,便成了一朵四片花瓣、一个花蕊的番薯花。 晒干后的番薯花经过高温油炸,香脆可口。这种传统美食,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中传承发展。 为了让这种传统美食博得更多年轻人的喜爱,人们也会加入芝麻、花生等辅料,让它从单一口味,衍生出更多味道。 据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制作番薯花的人越来越少。但对一些在外求学和工作的人来说,番薯花这样的食物不仅是一种味道,更包裹着一份对家的思念,也期望人们生活过得像花一样。 而今,番薯花作为义乌的传统美食之一,已成为礼尚往来的佳品,其制作技艺在赤岸镇官余村附近代代相传。 传统美食代代相传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当年的孩子都长大了,回想童年的记忆,除了和自己的朋友一起玩耍过的快乐时光,还有一些美味成了尘封旧时光的最美回忆。 在朱建兰看来,美食自带难以忘怀的过年记忆,在生活条件日益提高的今天,依然能从各种传统美食中,品出“记忆中的味道”。 她的两个女儿深得母亲真传,制得一手美味的番薯花。“每年农历十一月,只要双休日两个女儿都会回来帮忙。”朱建兰欣喜地说。 据介绍,义乌的传统小吃汤圆、番薯花、窝窝头、麦角等已被列入义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朱建兰作为手艺人,遵循古法,注重品质,在传承的同时,也做到了“守正出新”,开拓了新思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参与,更需要传承人的一辈辈坚守和默默付出。 小小的番薯花包裹着对家的思念,在我们品尝“记忆中的味道”之时,期望这朵番薯花浓郁的乡土味与文化,根植于人们的心灵。 记者手记 > > > 传统美食小吃的闪光点,不仅是小吃本身,更重要的是食物传承和创新的背后,传承人身上所蕴含的浓厚的地方文化基因。老手艺的美食就在像朱建兰这样的普通人手中得到延续,顺着时光慢慢流淌下来。他们身上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完美诠释了“民以食为天”背后蕴藏的真善美,丰富的传统地方美食被她们的双手赋予情感与灵魂,连同他们心中浓浓的家乡情结一起,打包带出去,供天南地北的人们品尝。 “传统美食”四个字,对于朱建兰来说早已不仅是一个美食符号,更是一种代代相传的味道,当中掺杂着时光与亲情的味道。这些味道,早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与勤劳、坚持等情感、信念融合在一起,让人分不清哪一种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她只知道这些番薯花是老百姓心底的味道,她一定要守护好,让它们得以代代相传。 |
GMT+8, 2025-5-11 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