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诊抢救室留观一夜、反复补液后,3岁男孩皮皮恢复了健康,顺利出院。昨天,皮皮的母亲毛女士回想起就医的经历,仍感后怕。 多日前的中午,毛女士突然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电话。老师称,刚才给每个孩子发了一包坚果,毛女士的儿子皮皮吃了两颗坚果后“哇”的一声全吐了,还说“不好吃,喉咙不舒服”。几分钟后,皮皮的面部还出现了水肿。 毛女士和家人立即从幼儿园接了孩子,直奔天祥东方医院。到医院后,一路上焦躁不安的皮皮突然趴在毛女士母亲的肩头“睡着了”。毛女士见状一边叫儿子不要睡,一边找医生问诊。 现场急诊医护人员立即上前查看,只见孩子双目紧闭、面色青紫且满是红色皮疹,呼吸、心跳微弱。“过敏性休克!快!”儿科主任卢宏华冲进急诊中心发出指令。 经过十几分钟的抢救,患儿的血压慢慢回升,原本青紫的脸慢慢恢复红润,原本肿胀的小脚丫也有了微许的弹性。现场医护人员都暗暗舒了口气,并对现场的家属进行了安抚。 医生表示,过敏性休克是在短时间内触发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过敏性反应,多突然发生且严重程度剧烈,部分病人有濒临死亡的恐怖感,严重者还会出现昏迷及大小便失禁等表现。若不能及时有效的抢救,则可能导致死亡。 医生提醒,引发过敏性休克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是昆虫刺伤及服用某些药品(特别是含青霉素的药品),某些食物(如花生、螃蟹、贝类、蛋、牛奶)也会引起严重过敏性反应。过敏反应包括了咳嗽、哮喘、呕吐、腹泻……一旦有类似情况,家属或身边人应立即送医。 |
GMT+8, 2025-7-8 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