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下午,位于佛堂镇的义乌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门外,开来一辆浙B牌照的冷链货车。去年12月25日,义乌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启用,市委组织部抽调市场监管局、卫健局、公安局、交通局、商务局、属地镇街及相关国有企业7个单位的骨干力量在此驻点办公,对进口冷链食品,进行核酸检测和预防性全面消杀。 “每个冷链食品货柜至少要过三道关,获取核酸检测合格证明、消毒证明‘两证’,并完成‘浙冷链溯源码’赋码后,方可出仓上市。”我市进口冷链集中监管仓相关负责人表示。 第一道,入仓准备关。“实际货物信息与预报内容一致,放行。”在监管仓门口,工作人员仔细核对进口冷柜清关信息与“浙冷链”监管预报信息后,开门放行,车辆进入监管区。工作人员介绍,进口冷链食品经过海关提货手续离港后,信息直接录入“浙冷链”闭环管理系统,企业主通过网络预约平台申请检测后,系统会统筹安排相关监管仓对货物进行消杀检测。 第二道,消杀检测关。“请停车!”开行百余米后,车辆进入作业区。专业工作人员对货物进行取样检测,取样完成后,数名工作人员“全副武装”,对车辆里里外外“全身”消杀。“监管仓内设置有两个冷库,并在视频监控的基础上加入冷库温湿度感知设备,确保在高强度运作下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使得冷链食品始终在-18摄氏度的环境条件下采样及储存。”工作人员说,既要保证防疫安全,也要确保食品安全。 第三道,提货申请关。“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可以放行。”当天20时35分,企业主得到检测结果后通过网络平台申请提货,这辆冷辆车获得了“两证一码”,驶出监管仓。在我市市场监管局牵头下,义乌监管仓作业实现了进仓出仓一站服务,做到了出仓即可流通、流通既是安全。 寒冬腊月,来自7个单位的16名工作人员日夜坚守在这条防线上,物品全消杀、采样全覆盖、样本全检测、商品全赋码,决不让冷链“掉链子”。 |
GMT+8, 2025-7-9 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