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出示健康码和行程卡,戴好口罩。”昨日,义乌市龚杰五金有限公司负责人龚英贤就守候在门口,与门卫一起进行测温、亮码等检查工作。“这里是20多家企业员工进出的通道,守好这里就是守好疫情防控的‘安全门’。”龚英贤说。 连日来,上溪镇抓牢关键人员、关键岗位,发挥党建引领优势,用好“党建+单元”三级防控巷战体系,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保证企业生产有序进行。据悉,上溪镇工业功能区规上企业62家,大小企业1100余家,员工2万余人,其中95%以上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建设者,是疫情防控的“主阵地”。 发动关键人员 上溪镇以“每个宗地、每个企业、每个车间就是一个战斗单元”的作战理念,激活疫情防控巷战体系。日前,上溪镇企业主志愿小分队成立,由上溪商会的25名骨干成员组成。 志愿小分队成立当天,党员企业主带头奔赴辖区各宗地。正值晚饭时间,一家化纤企业的门卫处存在松懈情况。党员企业主立即电话联系宗地负责人现场,亲自上场开展两码查验、测温和戴口罩等工作。“防疫不是在微信群里回复‘收到’,得认真落实到位。”听到熟识的企业主以身说法,该宗地负责人不时点头,听得格外认真。 据悉,上溪镇把252个宗地划分为四个区域,企业主志愿小分队兵分4路,与网格员、片区管理员等逐一进行检查和督导。企业主志愿小分队每到一个宗地,先到门卫处对测温、两码查验和戴口罩等措施明确统一标准;发现不到位之处,现场进行指导,并督促整改到位。截至目前,上溪镇已经完成200多个宗地检查,对800余名企业主进行了防疫宣传,发放《疫情防控倡议书》3000多份。 联通关键岗位 为了守好大门,各宗地纷纷采取措施,加强门卫的值班力量。“我们给两个轮岗的门卫增加补贴,并发动办公室人员一有空就到门卫处协助处理。”龚英贤说,他联合了宗地内20多位分租的企业主,按照每天两人的需求,从早上7点至晚上7点,分两班在门卫处轮流值守,共同守好“安全门”。 电梯、车间和食堂是防控的关键场所,各企业都在醒目处张贴防疫安全小知识,有专人提醒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有防疫人员负责落实消毒、通风等各项防控措施。同时,利用各级疫情防控微信塔群,联通各个防疫岗位,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微信红色朋友圈”,将管控延伸到“最后一纳米”,落实到每个人。 构建分级管控 义乌市乘胜文具用品有限公司门卫处,放着一摞台账,包括宗地内各企业的员工信息登记表、进出员工信息登记表和出差人员信息登记表。上溪镇构建分级管控体系,按照风险等级,对宗地内员工实行分别管理。对居住在宿舍的员工,利用防疫自动测温设备,不定期不间断实行测温;对租住在外的员工进行重点管控,上下班在大门口进行严格防疫检查;对出差员工进行跟踪管控,外出需登记、核酸检测,归来必须核酸检测和登记行程信息。 “公司现有员工600多名,98%以上都居住在宗地宿舍内,很少人租住在外,贸易往来基本在线上完成,出差的情况极少。”义乌市乘胜文具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按照分级管控体系,企业疫情防控实现了有的放矢,精准化管控消灭了断点、盲点和堵点,真正实现了微领域全覆盖。 |
GMT+8, 2025-7-9 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