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其他新闻 查看内容

古人笔下的春色

2022-4-28 09:34

摘要: 春,本义是“草木逐日生长”。春天是万物初生季节。草木破土而出就和婴儿呱呱坠地一样,往往能激发我们心底的愉悦情绪,然后将这种情绪理直气壮地赋予视野所及的一切。漫漫文河淌过人间千年,对于浸染其中的我们来说 ...

春,本义是“草木逐日生长”。春天是万物初生季节。草木破土而出就和婴儿呱呱坠地一样,往往能激发我们心底的愉悦情绪,然后将这种情绪理直气壮地赋予视野所及的一切。漫漫文河淌过人间千年,对于浸染其中的我们来说,送来春天的不只是暖阳,还有那数不尽的读来唇齿留香的诗词歌赋。

论及溢满欢欣的迎春之作,晏殊的《破阵子·春景》不可不提: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整首词用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清明前后迷人的春日风光,以及一群乡村姑娘踏青斗草时的欢乐心情。春社新到,燕子初来,清明时节,梨花落成了片片花雨。池上漂着几点碧苔,黄鹂在叶底一声声地鸣啼着。在这和煦的春光里,一群少女走出深闺,在春之女神温柔的目光里自由嬉戏,一派天真活泼的情态。

在这样的春天里,词人是闲适而快乐的。白朴在《天净沙·春》中,写下的也是景色如画、生机盎然的春天: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春日里的山、日、风、楼阁、院子、莺燕、小桥、流水、落花,呈现一幅远景、近景、中景皆具的春意图:草长莺啼,花落燕舞,姹紫嫣红。这首小令就像一幅水墨山水画,寥寥几笔,清丽隽永,“不涉理路,不落言荃”。白朴因为有着美学家的欣赏力,才能在寻常人司空见惯的景物中敏锐地观察和体验到春天的动人之处,提炼出最具感染力的文学表达。事实上,古代很多文学家都有着一双发现美、发现春天的眼睛。唯其如此,他们才能像晏殊和白朴一样,欣喜地发现春天,并为之感动不已,从而激起创作欲望,写下不朽的名作,留给后人丰富的美学享受。

王安石《泊船瓜洲》,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宛若纤纤素手,轻抚过山间河畔,整个人间须臾之间就换了容颜。刘方平《夜月》,情景交织之下感叹“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那份静谧,那份安闲,那份投入,都在“虫声”报春中跃然纸上。苏轼注意到“蒌蒿满地芦芽短”,作为饕餮界重要一员的他立马意识到“正是河豚欲上时”的春天到了。《惠崇春江晚景》短短28个字,视野之内都是非常生活化的事物和场景,但组合在一起时却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活泼生动又异趣横生,词人对于文字之美的体悟和把握,已臻化境。而用文字切分脑海中影像,以类似蒙太奇的手法引诗入画,是不少大家的拿手好戏,杜甫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岑参的“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无不是这类诗文中的翘楚。

无论古今,我们因为怀抱着希望或满足,才会敞开心怀,欣然让春风春雨春花春月染上跃跃欲试的情绪,变得美起来、有意义起来。所以自己下地耕作、种菜养花的杜甫会觉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韩愈会认为“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而王昌龄笔下不知愁的闺中少妇却“春日凝妆上翠楼”。在笔者看来,正可谓迎春之喜乐,喜在新,乐在心,“万紫千红总是春”罢了。

春天里的花朵,含苞待放时令人憧憬,绽放时诱人陶醉,但花无百日红,即便眼前依旧是满山含翠,但想到时光就像东流水,永远都是一去难再追,又怎会不生出几分“江水流春去欲尽”之感喟呢?张若虚这首《春江花月夜》素有“孤篇盖全唐”之盛誉,细细品味,实乃千古绝唱: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凡能在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的名作,或多或少都会留下“金句”。但此诗不凡之处在于全诗未有一句光彩稍逊,无一不是“金句”,令人不由得击节赞赏、叹为观止。难怪闻一多会说:“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古往今来的文学家们总会在相似的场景下,抒发不尽相同甚至截然不同的心声,而这也恰恰是文辞之美,因为它承载的是思考,留住的是才华和自由。所以“知春不久归”时,韩愈可以批评“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孟浩然可以劝友人“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苏舜钦可以“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苏轼则豁达地对自己说“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总之是“诗酒趁年华”吧……

江湾小学开启“行走的课堂”  廿载爱心书包漂流路 26万份温暖照亮童心  从刚需到柔性 从“床边”到“心间” 7年试点,长护险的义乌探索  城市生活节 市民享便利  “五一”义乌文旅市场欣欣向荣  

义乌网

GMT+8, 2025-5-10 16:3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