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上学日的早晨,方京娟都会站在上溪镇中心幼儿园门口,热情地迎接孩子们。一个大大的拥抱、一张充满阳光的笑脸,是她作为“园长妈妈”在一天初始给孩子们的礼物。 “我的生日就是儿童节”,方京娟觉得自己与“儿童”特别有缘分。从事幼教工作20多年,她爱这个职业,也爱孩子们。 幼儿园的工作很忙碌,她每天穿梭于上溪镇中心幼儿园与溪华、黄山分园之间,每个班级、每个角落都留下了她亲切的笑容。孩子们只要看到她,都会跑过来争相喊:“园长妈妈,园长妈妈”。那一刻,她会特别开怀地笑。一伸手,孩子们就会三五个一窝蜂地跑到她怀里,留下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1999年,方京娟如愿当上了一名幼儿教师,“做好老师”成了她毕生的追求。工作中,她有耐心,有爱心,肯用心。有一次,午睡巡查,她发现一名幼儿出现了高温惊厥的症状,立即通知校医赶来。与此同时,她看到孩子紧咬牙关,为避免孩子因咬伤自己舌头而引发更大的危险,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手放进孩子嘴里。因为这个举动,她挽救了孩子的生命,得到了同事的称赞、家长的认可。 “我在义乌市江南幼儿园当班主任时,男朋友都没谈,就当了‘妈妈’。”方京娟笑着说。当时,她发现班里平时活泼可爱的雯雯变得沉默寡言了。孩子情绪突然变化,肯定是发生了变故。她经过一番询问得知,雯雯性情大变是因为父母离婚。方京娟随后多次与雯雯的父母沟通,并带动班里的孩子跟雯雯一起学习、游戏,周末、节假日陪她玩,带她回自己家吃饭睡觉。雯雯慢慢恢复了往日的俏皮可爱,后来就唤她“方妈妈”,其他孩子听了,也都喜欢跟着这么叫。于是,年纪轻轻的她就有了“未婚妈妈”的美名。 20多年里,从普通教师到管理人员,从教学管理到后勤管理,方京娟成了有名的“多面手”,收获了不少的荣誉和肯定。 去年,因工作发展需要,方京娟调到上溪镇中心幼儿园担任园长。为了保证充足的精力和时间,让幼儿园能在稳中求发展,开学前期,家住廿三里的方京娟毅然将15岁的大儿子和3岁的小儿子托付给了家人,带上两只行李箱过起了“以园为家”的日子。 我市初中、小学、幼儿园暂时停课期间,方京娟第一时间带领70多名有防疫经验的教师到上溪镇各村社去支援,并安排其他教师留守,做好幼儿们的“云课堂”服务。在她的影响下,老党员何竹青老师克服身体不适,第一个报名参加防疫;刚出月子、仍在哺乳期的金美芳老师主动参与黄溪区域的核酸检测工作;五点不到便从城区赶往上溪的黄玉婷老师,把熟睡的孩子带在车上前来支援…… 下个星期,方京娟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黄山分园有一个孩子得了血管瘤,我发动全园教职工及幼儿家长捐了3万多元。听说孩子刚从杭州医院回到家,我打算和家委会代表一起把钱送过去。”方京娟说,每次前去两个分园,她会带上一些好吃的,给孩子们上课做游戏。孩子们午睡起床,方京娟会送上爱的抱抱,给他们穿好衣服、系好裤子。“孩子们都特别期待我这个‘园长妈妈’到来,他们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关爱。” 春来秋去汗水淌,抱得桃李满园香。方京娟收获了自己教育生涯中最满意的一份答卷:两年前,雯雯打电话告知,她也填报了幼师专业。“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现在雯雯也成了一名幼儿老师。 |
GMT+8, 2025-5-10 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