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其他新闻 查看内容

快乐宝妈陈婷婷: 把点滴生活汇成“幸福经”

2022-5-8 12:32

摘要: 立夏的午后,36岁的陈婷婷和65岁的婆婆坐在村庄的屋檐下,一起做手工活。陈婷婷把几颗小钉子递给婆婆时,两人同时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一时间竟然让明媚的阳光都有些失了颜色。 “我喜欢简单又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宝 ...

立夏的午后,36岁的陈婷婷和65岁的婆婆坐在村庄的屋檐下,一起做手工活。陈婷婷把几颗小钉子递给婆婆时,两人同时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一时间竟然让明媚的阳光都有些失了颜色。

“我喜欢简单又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宝妈陈婷婷的“幸福经”就是由许许多多这样温暖又平凡的点点滴滴汇聚而成。

做个好妈妈,简单又快乐

陈婷婷是兰溪市横溪镇城头村人,与义乌毗邻。大学从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她一直在一家饰品厂从事设计工作,29岁时嫁入上溪镇同心村。怀孕后,她便辞职成了一名宝妈,过上了心仪的田园生活。

“我有两个儿子,大的今年15岁,小的8岁。”说起孩子,陈婷婷脸上闪耀着母爱的光辉。大儿子虽是丈夫与前妻所生,但在她心里,与亲生儿子没什么两样。

“我记得第一次见面时,他才6岁,到了晚上,他就让我留下来。”没过多久,随和、善良的陈婷婷就赢得了大儿子的认可,关系越来越亲昵。她称大儿子为“小暖男”,在心里记住了很多小事:看到她身体不舒服,大儿子会把生姜红糖水煮好,端到床头;放学后买了两根最爱吃的糖葫芦,留一根给她……

丈夫经营货车运输生意,公公婆婆都很勤劳、能干。“特别是我婆婆,她一刻都闲不下来的。”在陈婷婷的眼里,婆婆就是妈,这份母爱,让她又成了女儿。

在和睦的家庭环境里,陈婷婷便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每天做好早饭,收拾好卫生,再把儿子们送去学校后,就到了她的快乐时光。

在村里人眼中,她热心、积极而向上。去年12月中旬,她报名成了防疫志愿者,在望道高速口暖心服务点连续服务了十多天。一天值完通宵班后,又忙碌了9个多小时,为服务点人员送去了冒着热气的暖食。

她经常身穿红马甲参加各种志愿者服务,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儿子们。小儿子因此感到十分骄傲,得知卖矿泉水瓶可以换钱帮助别人后,他出门便多了一个“爱好”,看到空瓶子就捡。“有一次回到外婆家,看到附近有很多丢弃的瓶子,特别开心,喊着说,这下我可发财了。”陈婷婷回忆说,大家当时都被逗乐了,帮他一起捡瓶子。

做喜欢的事,明朗而充实

看着眼前平和、恬淡的陈婷婷,很难想到,曾经她有过自卑、敏感的童年和少年经历。陈婷婷的眼睛笑成了月牙,直言自己成为母亲后,就对生活多了包容和理解,身上多了坚韧和果敢,热爱什么、想做什么,就一往无前了。

她爱捣鼓吃的,便把面粉用各色蔬菜汁调制成彩色,做成一朵朵面玫瑰,再精心包装好;到了春暖花开时节,她便跟随婆婆去地里采摘青蒿,带领儿子们上山挖笋,做成形状各异的清明粿;年节到了,洗好各种水果,熬出糖汁,做成孩子们爱吃的糖葫芦。她热爱乡村生活,便教村里的孩子们涂涂画画,上大山采茶,去土灶烤地瓜……

她把这些充满爱意的点点滴滴都拍成了视频,在自己的微信视频号里发布。也许是因为拍摄角度恰到好处,也许是因为画面干净清爽,每次点开视频,记者总会被她蕴藏于田园生活背后的脉脉温情所打动。

热爱乡村的人,总是心怀乡愁。在荷市村村委会副主任吴俊看来,陈婷婷还有另一个重要身份——百年索面的传承人。原来,当她多次参加了志愿服务后了解到,荷市村的手工索面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便下定决心学习、传承这门技艺。

这是一件既费力又麻烦的事,纯手工制作索面需要18道工序,一帘面就要耗费十几个小时。后半夜就要起身干活,一直忙活到天亮。“你一个大学生,要来做这么辛苦的活吗?”面对老师傅们的告诫,陈婷婷没有退缩,她认认真真地学习了半个月,终于基本学会索面的制作工艺,得到了老师傅们的认可。随后,她又发挥出自己的特长,拍摄视频、开通直播,打通索面宣传之路,打造索面品牌,并借助电商平台探索外销之路。

“我要留住这传承了百年的乡愁味道,它们见证了历史,也要让它们开创未来。”在视频中,陈婷婷坚定地说:“只要我够坚持够努力,热爱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路上的荆棘会为我让路,鲜花会为我绽放。”

江湾小学开启“行走的课堂”  廿载爱心书包漂流路 26万份温暖照亮童心  从刚需到柔性 从“床边”到“心间” 7年试点,长护险的义乌探索  城市生活节 市民享便利  “五一”义乌文旅市场欣欣向荣  

义乌网

GMT+8, 2025-5-10 18: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