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中国摄影金像奖得主田立向世界讲述义乌兵后裔的故事

2022-5-15 10:47

摘要: 二十五年足迹遍布十多个省市 日前,新出版的《中国摄影》杂志刊发了重磅专题《再看长城》,中国摄影金像奖得主田立的作品《长城后裔》,以全国知名长城摄影家代表作之一入选。这是国内长城主题在历史、人文、建筑等 ...
二十五年足迹遍布十多个省市




日前,新出版的《中国摄影》杂志刊发了重磅专题《再看长城》,中国摄影金像奖得主田立的作品《长城后裔》,以全国知名长城摄影家代表作之一入选。这是国内长城主题在历史、人文、建筑等领域的深度再现。

5月,对于田立来说意义特别,25年来远赴十多个省市拍摄的长城人文专题整理进入最后阶段,这些代表性作品将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其中包含长城义乌兵后裔群像。

长城人文摄影 灵感来自义乌兵后裔

田立是国内首位签约法国伽玛图片集团的中国摄影师,连续荣获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政府最高奖群星奖,其作品被中国国家美术馆收藏。代表作《建造长城者的后裔》,在全球15万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美国《国家地理》百年纪念全球摄影大赛年度大奖图片故事类唯一的一等奖。作为辽宁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摄影代表作长城人文观念系列作品的突破灵感,来自长城脚下义乌兵的后裔。

在世界文明之林,长城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符号,国内外众多摄影名家创作了不少长城题材的影像佳作。与众多以展现长城景观为主题的表达方式不同,田立的作品独树一帜,突破惯性思维,以长城为灵魂,用心用情用功聚焦长城脚下的平凡百姓,将华夏的历史、乡愁故事、长城内外的时代光影和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融为一体,转化为影像的画卷,创作了弘扬中国精神,具有社会意义、文献、文化、艺术价值的闪光作品。

25年前,田立被长城的壮美所吸引,流连忘返,倾力于长城风光拍摄。当时,停驻最多的地方就是河北省抚宁县驻操营镇城子峪村的义乌兵后裔张鹤珊家。去得多了,他与长城保护员张鹤珊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张鹤珊告诉他,自己的祖籍是位于南方的浙江义乌,祖先是明朝时奉朝廷之命跟随戚继光将军来此修筑、镇守长城的义乌兵,四百多年来在此繁衍生息。

这个特别的发现,让田立既惊讶又感动,进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查阅了这段长城的历史,得知明朝时将万里长城划为九镇十八关管理,城子峪段长城属蓟镇长城。当时,实行军屯制楼长制,修筑长城后,大军便在长城沿线安家落户。长城烽台段落,以守城人家姓氏命名。守城人家平时为农户,战时为军人,几代人坚守着这片疆土。

经过系统调研后,田立正式将镜头对准长城沿线的村落、人家,确立了“‘长城修筑者的后裔’群体和乡民们在长城脚下新时代的发展变化”的拍摄主题,开始挖掘沉淀的历史遗存,探寻过往岁月中长城与人的故事。也就是从这些原始性的长城村落开始,他的乡野调查逐渐铺开,探寻“长城村”的人们与长城的关系,以及那些老守城人家传承下来的、内心对于长城的情感依赖。25年来,田立走遍了长城的辽东镇、蓟镇、宣府镇等以九镇十八关为代表的明长城区域,又探寻了山东的齐鲁长城、陕南的韩魏梁长城、壶口黄河岸边的清长城、河南南阳区域的楚长城、新疆区域的烽燧烽火台等,足迹踏遍了中国版图上几乎所有的长城区域。

名家眼中的《建造长城者的后裔》

经过多年一线创作的积累,田立的《建造长城者的后裔》首批影像一经推出便震惊国内外摄影界。

两届世界新闻摄影最高奖“荷赛”评委黄文评价:“田立是一位身处社会浪潮巨大变化中,特别关注正在消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努力用影像准确记录这种过程的摄影师。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无论以黑白还是彩色方式呈现,他的作品表现出明确的责任感和危机意识。其优秀的影像控制和呈现能力充分体现出作者扎实的美术训练功底,而作品中表达出的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了其记录价值。”

新华社高级图片编辑、策展人陈小波曾评价其作品,“作者找到了一个和历史和自然和生命有直接关联的题材,这很难得。题材本身的厚重不言而喻,我们几乎在每幅照片中都能看到长城人家在每日的吃穿住行中与长城息息相关的联系。摄影报道区别于新闻照片,更不是艺术创作,摄影者要深入实地,与自己要拍摄的人长时间生活在一起,记录他们的生活细节。山姆·亚光说:‘拍摄有分量有深度的作品,不妨锁定一个主题,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拍摄。’田立的作品正在践行着这种方式。”

美国《国家地理》资深评委戴瑞史密斯曾评价其作品,“往往看到那些有地标性建筑的图片很多,长城也是经常可以看到的题材,往往在一些表现建筑的图片当中,会有一些距离感,只是表现建筑,不能表现出这个建筑在历史中与人的关系、怎么改变历史和在历史当中的作用;而这组图片与其他图片不同的是,把人和历史和建筑非常好地结合起来。该作品为中国摄影作出的贡献就在于‘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全球人都想知道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还会长久延续下去’。这就是这些作品的深度意义,同时,开了以优异的拍摄手法揭示这个群体的先河。”

让世界了解义乌兵的故事

田立的长城人文系列因义乌兵后裔的渊源而确立,为此在多年的拍摄过程中,辽宁、河北区段义乌兵后裔聚集的长城村落成了他的重要关注点。

在多年的长城拍摄中,他的镜头从早期对着风景转而对着人,后期在以人为主体的形态中,又渐渐融入长城的景。这样的累积,不知不觉见证了长城及周边的变化,通过梳理呈现这些变化,凝聚成一个具有时代性的典型缩影。

在长城沿线,义乌兵后裔聚集的村落有河北省抚宁县的城子峪村、板厂峪、董家口、义院口等。这些村落因长城而生,其中,创作重点在抚宁县驻操营镇城子峪村。该村地处冀辽交界处,地扼交通要道口,明代时,这里是重要的边防口岸。由于城子峪关是重要的边塞,所以,这里的长城建筑别具一格。如今,城子峪村的村民,都是浙江义乌等地来的边防军和守仓库的军士们的后裔。

据了解,由明朝蓟镇总兵戚继光率所征浙江兵(义乌兵为核心)至蓟镇(山海关至北京昌平地区)修筑此段的包砖工程,修建空心敌台1300座,至隆庆“五年秋,台功成。精坚雄壮,二千里声势联接”“益募浙兵九千余守之”。义乌当年建造长城的先辈们,应征来到这荒芜的边关屯垦筑城,把后代子孙留在这里,更把长城精神留在这里。

田立的镜头不单对准长城脚下修筑守卫的后裔们,同时也长期关注长城沿线人文、民俗和文化的交流变迁。2012年4月,义乌许宅村的代表不远千里,专程赴板厂峪长城村举行祭祖仪式,田立的镜头全程记录了南北同族后代血浓于水的亲情故事。2021年5月初,当他得知义乌市摄协的“千年守望”摄影团在辽宁、河北的义乌兵后裔村进行田野调查摄制时,特意带队驱车数百公里赶来,记录创作过程,开展两地影像交流。

与记者交流时,他得知义乌精神的核心中包含了“勤耕好学、刚正勇为”后特别激动。他说,这是义乌兵的精神,也是长城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义乌兵的后裔们历经数百年的艰苦岁月,以祖辈为荣,世世代代守护着自己的家园,读写着长城历史的文明。田立表示,他会继续用手中的镜头,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让世界了解义乌兵的故事。

赤岸镇 “上巳雅集”系列活动举行  “艺术乡建”,不只是一场邂逅  “排水管家”进企解难题  厚积薄发 行稳致远  ——访义乌市圣蝶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龚璐璐  踏春赏花正当时 消防安全记心间  

义乌网

GMT+8, 2024-4-20 09: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