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其他新闻 查看内容

中医肿瘤专家孙彩珍:确诊肿瘤后第一时间可参与干预

2022-5-26 11:01

摘要: 别到了最后时刻才想起用中药试试 “孙医生,我原以为自己没有希望了,没想到经过治疗,现在居然能走路了,胃口也好起来了。上周刚去做过检查,你看好几个指标都下来了!”前不久,身患肿瘤伴转移的俞阿姨激动地拉着孙 ...
别到了最后时刻才想起用中药试试

“孙医生,我原以为自己没有希望了,没想到经过治疗,现在居然能走路了,胃口也好起来了。上周刚去做过检查,你看好几个指标都下来了!”前不久,身患肿瘤伴转移的俞阿姨激动地拉着孙彩珍院长报喜。

孙彩珍院长笑着说:“要谢谢你的坚持不懈和家人的不离不弃,加上中药对路才转危为安!”

孙彩珍,这位与肿瘤作了30年“斗争”的女中医,临床不断摸索总结着对付肿瘤的方法,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孙氏中医特色肿瘤治疗手段,帮助越来越多省内外肿瘤患者找回生的希望。

口述: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周超凡弟子,金华艾克医院创始人孙彩珍

2022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癌症防治早早行动”,倡导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树立癌症三级预防理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癌症早诊率和生存率,提升群众健康水平。

中医药是一套全面系统的诊疗体系

并非无计可施后的“救命稻草”

对于肿瘤的治疗,大家都知道“西医三招”:手术、放疗和化疗。但有些人一发现就已是晚期,加之年龄、身体状况等原因,与“西医三招”失之交臂,还有的治疗后不见效,这时他们往往会得到这样的建议:“吃点中药试试吧。”

这位79岁的俞阿姨2019年确诊肝内胆管细胞瘤。这是一种早期无明显症状,但恶性程度又较高的肿瘤,患者确诊时往往已失去手术时机。俞阿姨便是如此。

因为服用化疗药,俞阿姨频繁出现恶心呕吐,吃下去的东西很快就吐出来,她不愿意继续化疗。去年CT检查,发现肺部、下腔静脉旁及腹网膜后都出现了肿瘤转移,再次接受化疗。可毕竟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连站起来走几步都是奢望。家人不忍心,到处想办法,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我们。

我和俞阿姨说要对自己有信心。她当时虚弱得说不出话,只是用力眨了眨眼睛,点了点头。接受治疗后,俞阿姨有了力气,不用家人搀扶也能自己下床走几步,再后来胃口也好了起来,脸上有血色了。上个月,她去医院复查,自己都不敢相信,糖类抗原199和癌胚抗原都有明显下降。

很多人认为,中药对肿瘤患者来说,似乎只是没办法的办法,更多的是寻求心理上的安慰,其实这是个误区。中医药传承发展数千年,早已形成全面系统的诊疗方式,因而并不是在西医无计可施时,才去寻求的“最后的救命稻草”。

其实,在肿瘤确诊的第一时间就可以看中医用中药。尤其在手术、放化疗期间,中医药参与全程干预能事半功倍,中西医结合1+1>2。术后用,有益于减少脏器粘连、贫血等并发症,提高有关脏器的功能;在放化疗间歇期用,可减轻因放化疗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白细胞下降,减轻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很多化疗药里,本来就有中药成分。靶向药物有些人用效果不错,但皮疹、腹泻、血压升高等副作用大也容易耐药,中药可以减轻副作用、延缓耐药。此外,中医药还能作为单独的手段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解郁、通络、软坚、排毒” 30年临床经验总结8字原则

对于中草药治肿瘤,社会上有一种普遍的观点:第一,认为它只是西医手术、放疗、化疗的辅助手段;第二,中药只能针对病人出现的疼痛、胃口不开、浮肿、精神疲软等症状采取对症治疗,给以止痛、开胃、消肿、滋补等。

在肿瘤治疗中,不能忽视中医。肿瘤患者大多数都存在胃口不开、疼痛、消瘦、浮肿、尿少、便秘、精神不振等症状。并不是说他们天生就是这样的体质,有一部分人得肿瘤前身体一直很好,因为肿瘤不断消耗体内正气,使人脾胃虚弱,胃口不好。肿块大起来压迫到神经会导致疼痛,肿块又在不断抢着吸收营养,人也越来越消瘦。这时候,体内邪气不断增长,正气持续下降,当正气不足、体内垃圾排泄不畅时,就会引起腹胀、尿少、浮肿。

要让病人胃口开、不疼痛、身体长胖、浮肿消失、两便正常、精力充沛,就要排毒、软化肿块。对付肿块,问题没那么简单,如果用破瘀活血的药,反而会加重病情,导致肿块破裂或扩散转移。如果长期或过量服用清热解毒药会影响人的胃口,进食不香、消化不良,使胃气败绝,而中医讲胃气是“命根子”。

经过长期实践临床应用,我们将目前治疗肿瘤的方法归结为8个字——“解郁、通络、软坚、排毒”。

为什么解郁放在第一步?中医认为喜、怒、哀、乐、悲、思、恐七种情志的过度,可直接伤及内脏,尤其是怒、悲、思、恐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在临床中发现,多数肿瘤跟气滞有关。气滞致病,就要解郁使病人心情好转,解郁是治肿瘤的开门钥匙。肝主疏泄、喜条达。如果肝气不舒、肝气郁结,容易出现睡眠不好、心烦易怒等情况,对肿瘤病人来说无疑是不利的。所以,肿瘤病人要尽可能保持心情开朗,热爱生活。不多思、不发怒、不恐惧是治疗肿瘤最重要的一步。

肿瘤病人体内有瘀血、毒火、痰湿、食积停滞,中医强调以通为贵,所以接下来要通经络、通肠道、通窍。继而用软坚散结、软化肿块的药,降低其恶变程度,把硬块变软、变小。最后通过排毒,慢慢破坏肿瘤的生长环境,达到水滴石穿的治疗目的。

抗肿瘤不等人 要抓住时机

“用药如用兵”,为达到以优势兵力消灭“敌人”的目的,我们在有的药物用量上,超过常规用量不少,这样大的剂量,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根本不敢运用。有的人认为身体虚是否药量轻一点,我们是不赞成的。这好比打仗,敌强我弱,要打胜仗,难度就大,而且时间不等人,必须牢牢抓住时机,对病灶发起进攻。

84岁的邬大伯,去年10月查出结肠肿瘤伴肝转移IV期,考虑到年龄比较大,且肿瘤已经转移,医生建议做化疗。但经过几次化疗,邬大伯吃不下睡不着,身体吃不消了。被家人带来就诊前,邬大伯就记录下自己治疗前的每一项指标,他决定吃3个月中药试试,如果指标下来,就继续;如果指标没下来,就不看了。结果3个月后复查,邬大伯的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99有明显下降,这让他很高兴。

长期服用中药 是否有毒副作用

关于“是药三分毒”,要一分为二地看。有些药确实会导致肝功能、肾功能损伤,但现在很少会选用。如果病情确实需要选用,医生会提前告知这个药用了以后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现在采取什么预防措施。半个月或一个月后,要去检查一下肝肾功能,医生会关注指标,以避免肝肾损伤。

而大部分中药是没有毒性的,“是药三分毒”的“毒”,其实是指运用药物的偏性治病,所以患者不要恐慌,医生也不会随随便便采用那些有毒性的药。

事实上,有些病人吃中药吃了近20年。84岁的龚大伯,17年前查出十二指肠肿瘤中期。手术切除了龚大伯胰腺头、胆、球部1/3胃以及粘连的组织,但接下来的化疗他吃什么吐什么,头发掉了,人没有一点力气。喝了中药后,感觉身体舒服了,吃饭有了胃口,精神状态变好。17年了,他间断性在吃中药,每年体检指标都蛮正常,不仅参加社区的老年大学,还积极和病友分享康复经验。

不可随意停药 康复者也应继续巩固

出现肿块消失,一般要经过两次B超或CT复查才能作最终判断。如果是,那么再服3个月中药加以巩固,或者根据情况继续服药巩固,尤其是乙肝后肝肿瘤患者,建议要长期服用中药巩固治疗。

肿瘤病友不要轻易放弃继续治疗,一定要坚持不懈,属于你的明天,不要放弃。 王莉莉

江湾小学开启“行走的课堂”  廿载爱心书包漂流路 26万份温暖照亮童心  从刚需到柔性 从“床边”到“心间” 7年试点,长护险的义乌探索  城市生活节 市民享便利  “五一”义乌文旅市场欣欣向荣  

义乌网

GMT+8, 2025-5-10 18: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