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其他新闻 查看内容

坚 守 ——义乌市国际陆港集团战疫纪实

2022-8-22 09:32

摘要: 义乌“8·2”疫情发生后,这座世界小商品之都逐渐静默下来。但“静”中有“动”,一支由广大医护人员、公安民警、基层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组成的抗疫“急行军”,在坚守着,忙碌着,战斗着。 他们中,有一支小分队叫作 ...





义乌“8·2”疫情发生后,这座世界小商品之都逐渐静默下来。但“静”中有“动”,一支由广大医护人员、公安民警、基层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组成的抗疫“急行军”,在坚守着,忙碌着,战斗着。

他们中,有一支小分队叫作“陆港人”,他们为口岸的“联”而战、为物流的“畅”而战、为义乌的“安”而战……

核酸检测、“清村扫楼”、试管与人员转运、围网隔离、社会督查、服务保障、闭环运行……在每一个“战疫情、保复工”的场景中,“陆港人”都“疫”无反顾。他们,与时间赛跑,跟疫情抢道。他们,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急难险重,出师必捷!

“办法总比困难多”“抗击疫情如救水火,必须与时间赛跑”“在执行任务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团结协作、凝心聚力,坚决打赢‘物畅’保卫战”“加大线上‘三服务’活动,推进项目早落地”,这是国际陆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伟对“战友们”疫情防控和做好随时复工准备的殷殷嘱托。疫情期间,他还被抽调至一线转运点工作,统筹与兼顾成为工作常态。

国际陆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丁宁,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文胜,副总经理赵国强自8月2日疫情发生以来便以单位为家,在集团疫情防控指挥部与抗击疫情一线之间不停穿梭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朱小玲舍小家、为大家,接到督查任务后,连夜集结10人队伍投入到社会面管控督导中。主动靠前,带领3人小分队,直插社区一线,边开展督导检查,边帮助社区解难题。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许秀春既要完成隔离酒店各项防疫工作,也要兼顾义乌铁路口岸、国际陆港电商城等园区的安全运行。下属各单位在集团班子的带领下,同心抗疫,共同坚守。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凝聚起强大合力。

坚守:打赢“物畅”保卫战

物流是义乌的“生命线”。

“8·2”疫情发生后,“陆港人”第一时间站了出来,义乌铁路口岸启动闭环式运营模式,与市场发展委、铁路货运中心、义乌海关、天盟公司等单位紧密协作,做优发运保障。场内一线作业人员就地待岗、轮流上岗,实行7×24小时全天候轮班作业。推进集卡车辆的衔接和相邻车站的铁路转运相结合,确保货源组织的有效稳定。8月10日晚,义乌平台加班加点累计转运346标箱货物进场,为稳定“义新欧”中欧班列发运预期赢得了主动。

8月16日上午,满载100个标箱五金器具、日用百货等货物的“义新欧”中欧班列从义乌铁路口岸鸣笛启程,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奔赴中亚五国。这是“8·2”疫情发生以来,义乌铁路口岸发运的第66列“义新欧”中欧班列,也是2022年度累计发运的第1000列。

8月2日至20日,义乌铁路口岸累计开行“义新欧”中欧班列79列,其中去程42列、回程37列;义甬舟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开行46列。双班列的逆“疫”飞驰,为义乌市场持续繁荣稳定贡献了坚实的力量。

坚守:静默期间,服务不歇

8月11日,义乌宣布全域静默。

“静”下来,是为了更好地“动”起来。面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双重考验,国际陆港集团党委按照“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抓落实”的工作思路,组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在“静”中“动”起来、转起来。

8月12日至13日,国际陆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伟在完成转运任务后,顾不上休息,对静默期间各项保障工作和开园复工的筹备工作再动员再部署。他带头开展线上“三服务”,先后与浙江义陆航国际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天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和浙江盈和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电话连线,让园区企业吃下“放心丸”。

国际陆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丁宁负责联系义通欧物流有限公司、联洋物流有限公司。在与义通欧物流有限公司对接时,丁宁对企业反映的问题一一记录,共同探讨疫情期间保运转工作,并第一时间研究制订“义新欧”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的保障方案。紧接着,其他班子成员、下属各单位负责人争分夺秒,纷纷联系各自分管线的企业,围绕疫情防控和复工准备为企业送服务、解难题。据悉,国际陆港集团通过线上“三服务”活动累计收集并解决问题63个,解决率100%。

坚守:党旗在一线飘扬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我带头”“哪里需要我们就到哪里”……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国际陆港集团的党员干部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在党旗下的庄严承诺。

8月6日深夜,在接到支援任务后,国际陆港集团“小蓝”突击队迅速集结,由王建伟亲自带队前往指定地点开展“清村扫楼”和人员转运工作。楼宇间,他们挨家挨户排查,逐户逐人登记,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巷道里,他们认真维护秩序,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转运时,他们果断处置,密切关注并安抚被转运人员出现的紧张情绪,最终快速、有序完成人员的转运任务。

他们中,有轻伤不下火线:

“错开点,保持距离。”在义乌国内公路港核酸采样点,远远地,大家就能看到一个身着防护服、拄着拐杖的身影。他就是钱守平,拄拐一线指挥,负责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维护、入驻企业核酸数据汇总统计、园区防疫宣传广告制作等等。面对疫情,钱守平不顾右脚伤势,主动请缨:“疫情形势严峻,我不能置身事外。”

他们中,有巾帼不让须眉:

8月3日凌晨3点,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楼瑾从睡梦中唤醒,接到指令后,她立即返回青口物流中心开展工作。“人、车、货,把控住这三条就是抓住‘牛鼻子’,抓住了关键。”因事态紧急,工作经验丰富的楼瑾飞速地思考着疫情管控对策。“8·2”疫情发生以来,楼瑾连续多天不停歇,憔悴的脸色、发黑的眼圈、沙哑的嗓音、发白皱皮的双手……同事们既担心又敬佩,都劝她休息一下,而楼瑾却说:“我是很累,但是在这非常时期,园区里还有事情没安排妥当,我放心不下,睡不着啊。”

虞涟漪、骆李静和金晓丽身穿防护服,24小时连轴转,经受高温“烤”验,连续多日来回奔波在转运点和隔离点之间。“又把一批隔离人员安全及时送达隔离点,为防疫作了贡献,今天的辛苦值得。”躺在体育馆的地板上,忍受着身体的种种不适,她们“疫”无反顾地说道。

巾帼何曾让须眉,红颜谁说不丈夫。在战“疫”的一线阵地上,她们用女性的力量全力守护义乌,朵朵铿锵玫瑰正在美丽绽放!

他们中,有“抗疫夫妻档”:

楼延亭是义乌市陆港铁路口岸发展有限公司的一名基层工作人员。疫情发生以来,由于公司“挤出”大部分工作人员支援全市抗疫,他一个人要承担三个人的工作量,要做好中高风险区域人员排查、网格内企业人员核酸检测、园区内疫情防控工作检查、疫情防控宣传等工作,这些天基本上都需要工作到凌晨四五点钟。在同事们眼中,他是抗击疫情的“拼命三郎”。今年4月,因省外城市发生疫情,楼延亭主动请缨,前往望道高速口负责接引来自中高风险区域集卡车辆相关工作,在岗80天,服务超1000小时,接引车辆超1600辆。

在楼延亭背后,有个人在关心着他,支持着他,这个人就是他的妻子——朱智毓。朱智毓是集团总部的员工,她既扮演着贤内助的角色,同时也是这场疫情阻击战中的后勤人员,需要统筹做好日常、应急、防疫等各类物资的采购、储备、运送等工作,每天也是早出晚归。“七夕节”当天,朱智毓刚刚结束手上的工作,就马不停蹄赶去探望楼延亭,为他送去一些日常洗浴用品,给他买了一些喜欢吃的食物。她对楼延亭说:“这些天你都24小时在单位坚守,辛苦了,家里的事情就交给我吧,你安心工作。让我们一起为义乌战‘疫’加油。”

坚守:服务保障“一条龙”

自8月11日义乌实施静默管理以来,陆港电商园区公司依托“党建+单元”四级作战体系,摸清电商城内的公寓住户及办公区滞留人员底数,建立清册。

为尽快落实生活物资保障工作,陆港电商园区公司积极沟通协调,于8月12日连夜安排园区“红管家”队伍分9批次将保供物资运回。清点、装袋、发放、登记……8月13日以来,在国际陆港电商城一期“红熨抖153”创意大街,40多名“红管家”有序分工,有条不紊地开展流水线“作业”,将矿泉水、方便面、牛奶、水果、豆干、烤肠等物资分拣入袋,逐一发放至入驻企业的1552名滞留职工手中,为企业闭环运行提供了生活保障。

另外,陆港电商园区公司还搭建了静默管理期间特殊群体的“绿色服务通道”,通过建立电商城红色代办服务团——“电商人帮帮团”,精准对接需求,切实解决特殊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疫情防控更有“温度”。

“静默期间,店铺后台的订单一直在增加,仓库作业人员不够,在电商城‘红管家’们的帮助下,现在已经有11万打包好的订单,就等快递公司来取件了。”朴西品牌管理者邹翔宇说道。

“我们已经火力全开,预计接下来5天每天能发货1.5万单以上,后续再有订单来,我们也不担心了。”8月18日,义乌快递行业恢复运转后,记者在国际陆港电商城采访时有关人员说。

坚守:为城市静默定好“方圆”

连日来,国际陆港集团下属投资开发公司硬隔离小队顶着骄阳烈日,冒着高温酷暑,紧锣密鼓地搭建隔离围网。他们是一支烈日下的硬核施工队。

“我的脚伤都是小事,可以慢慢恢复。防疫工作可慢不得啊,得抓紧时间完成任务!”8月10日凌晨,刚刚被强制要求回家休息的刘建飞戴着口罩、脚扎绷带,又出现在搭建现场,与大家一起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自接到封控线搭建任务以来,刘建飞便不顾脚伤,连日奋战抗疫一线。无论是街灯通明的深夜,还是烈日当空的正午,只要一个电话,他便义无反顾赶到现场。长久站立、高温出汗阻碍了他脚伤的恢复,但却没有阻碍他抗疫的决心,他从未喊过一声苦一句累。

刘建飞只是一个缩影。这支近40人的施工队伍,没有调休,也没有轮班,有的只是24小时咬紧牙关的坚守。据了解,截至8月19日,这支施工队累计铺设隔离栏37.1公里,整修加固隔离围栏26.8公里,为全市抗击疫情筑起了坚实的防线。

坚守:克服困难保工期

义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程是义乌市重点工程,由国际陆港集团下属旅游发展公司负责建设运营。

据了解,8月2日疫情发生以来,旅游发展公司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推动项目封闭式施工管理。旅游发展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与施工单位一起,吃住在工地,主动问需求、解困难,用心用情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得知施工单位防护用具和生活物资短缺后,旅游发展公司立即向其支援防护服30套、隔离服90套、医用外科口罩200个、医用帽90个、防护面罩120个以及粮油蔬果等生活物资。

8月12日早上7时许,施工单位反映:工地有一批阻燃板因疫情被封在公路港仓库需转运,但叉车司机健康码变黄了,临时又找不到人顶替,能帮忙想想办法吗?

接到问题反馈后,旅游发展公司立即向集团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经过沟通协调,第一时间与国内公路港联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于当天9点左右将施工材料运至工地,保证了施工进度。8月11日至20日,旅游发展公司勇挑重担、冲锋在前,抢下宝贵的“十天工期”。

坚守:解除静默即复工

8月14日,义乌市城西街道解除静默管理。国际陆港电商城立即启动闭环管理,当天助力86家电商企业闭环运营。截至8月20日,电商城复工复产企业340家,复工率约90%。

8月17日晚,义乌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指出:自8月18日零时起再次调整静默区域。要全力以赴,推动工业、农业、建筑业、商贸业、交通物流快递、文化体育、六小行业等复工复产。

8月18日上午9点,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物流园——义乌国内公路港复园迎客,卡口处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货车司机经过“一扫三查”后有序进入园区。园区内,一支身穿红马甲的队伍在各个档口之间穿梭,特别显眼。

“我们在筹备复工的时候了解到,不少物流企业担心复工时装卸力量跟不上,影响发车效率。”义乌国内公路港相关负责人说,“企业所需,照单全收,第一时间便成立了一支由12人组成的共享装卸队伍和21人组成的共享司机队伍。”

“预计今天发3-4车,接下来争取每天发5-6车,我们要把因疫情耽误的时间和流量‘抢’回来。”诚信物流公司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昨晚通知复园,我们立马告知客户,现在正忙着装车,预计下午还要多,到时可能需要借助公路港共享装卸队伍的力量。”文鑫物流公司相关负责人也是信心十足。

据了解,义乌国内公路港8月18日复园以来,日均车流量约1.8万辆,日均货运量近9000吨。所有档口基本恢复运行。

8月20日上午9点,国际陆港集团下属的青口物流园也实现了解除静默即复园,入驻的222家物流企业有218家复工复产,复工率98.2%。连日来,青口物流园一直在不断完善复园方案和复园模拟演练。8月19日晚,青口物流园的工作人员通宵作业,开展了全域消杀、设备调试等各项复园前的准备工作。

8月21日,国际陆港集团下属的保税物流中心、快件(跨境)监管中心、福田物流园、江北下朱物流园以及实验学校鸡鸣山校区、铁路口岸二期监管区等在建项目均实现解除静默即复工。至此,国际陆港集团实现了复工复产全覆盖。

闻令而动,坚守“疫”线。据统计,截至8月20日,在这场疫情遭遇战中,国际陆港集团累计投入“兵力”4000余人次。他们或化身为“物畅其流”的守护者,或化身为服务“红管家”,或化身为工程保障突击队,或化身为“小蓝”“大白”直插一线……他们主动下沉,就地“转岗”;他们脚步匆匆,勇挑重担,只为早日恢复那车水马龙的世间繁华。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陆港人”在晨曦时、骄阳下、夜色中坚守在抗疫一线,用坚毅不屈的韧性履行着他们的使命,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江湾小学开启“行走的课堂”  廿载爱心书包漂流路 26万份温暖照亮童心  从刚需到柔性 从“床边”到“心间” 7年试点,长护险的义乌探索  城市生活节 市民享便利  “五一”义乌文旅市场欣欣向荣  

义乌网

GMT+8, 2025-5-11 00: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