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科学运动是增强免疫的有效途径。但假如运动用错了方法,不仅可能让效果大打折扣,还会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以下六个常见的运动误区,生活中应注意避免。 1.运动时口渴,猛喝水或忍着不喝 当你感觉特别口渴时,说明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即使在运动过程中,也可以适当补水,以防体力不支。喝水应小口缓咽,每次不宜喝太多,而且水不要太凉。在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都要注意补水。 2.剧烈运动后马上洗澡 剧烈运动后,人体皮肤表面血管扩张,汗孔张大,排汗增多。此时如果洗冷水浴,会刺激血管立即收缩,导致血液循环阻力加大,同时让机体抵抗力降低;如果洗热水澡,则会导致血液过多地流进肌肉和皮肤中,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轻则让人头昏眼花,重则虚脱休克。 3.长时间不锻炼,有时间就猛锻炼 突然大量、高强度运动,会让机体难以适应,出现严重的疲劳感、浑身酸痛,还可能引起肌腱、肌肉拉伤。正确的锻炼方法是,从小运动量、小幅度、简单的动作开始,让机体有个适应的过程,大约半个月后,逐渐增加运动量,增强运动强度。 4.一双鞋应付所有运动项目 挑选运动鞋,要注重其功能性,进行不同项目的运动要穿不同的鞋,如羽毛球鞋、慢跑鞋等。运动鞋应合脚、舒适,防震气垫能减轻关节压力,带来更多安全保障。 5.运动会加速膝关节退化 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产生退行性变化是自然现象,因此停止运动是错误的。建议根据自身膝关节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膝关节有病变的人应减少负重、长距离行走和长时间站立,选择对膝关节没有损伤的运动,如游泳、骑车、散步等。 6.只有出汗才算运动有效 大量汗液会带走人体内钾离子、钠离子、盐分等物质,对体质不好的人来说,出汗过多不但会导致脱水,还会导致钠、钾等电解质丢失过多,出现头晕眼花、腹痛等症状。运动的时间、强度都因人而异,且贵在坚持。 |
GMT+8, 2025-7-20 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