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英萍是义乌第一批从事木材生意的人,1996年5月开始从事木材生意,至今已有26年了。可以说,义乌木材市场从兴起到易址,再到发展成为如今这样占地广阔、种类齐全的国际家居城,胡英萍不仅是经营户,更是这段“光辉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推动者。 义乌早期的木材市场建在楼店,由林业开发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后来,市场要扩建为装饰城,为了避免对市区造成污染,各类装饰材料都要搬进市场。胡英萍和其他做原木生意的经营户需要搬到龙回。“当时的龙回还是一片荒山,什么也没有。要先把山推平了,才能造市场。”胡英萍回忆道。 在市场从无到有的过程中,胡英萍着实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岁月。胡英萍说:“自己开路、填场地、造锯板房。我记得那时候还下大雪,天气也特别冷。我们每天和请来的建筑工人一起干活,在那半年时间里,连鞋子都磨破两双。”面对还是一片荒山野岭的龙回,不少人持反对态度。当时在浦江也有一个木材市场,于是不愿搬迁的经营户纷纷将目光转向了浦江,甚至有不少人在那边交了押金。时任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朱光鑫为此感到担忧,胡英萍则认为,木材生意是很有前景的,处处都需要,市场肯定能做起来。“尽管当时有很多选择,但是我还是想留在义乌。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把义乌的木材市场先发展起来,那时候我还年轻,想着辛苦就辛苦点,否则以后大家都去外地买木材,总是不合适的。” 场地填平了,房子也造好了,一车车的木材运进了胡英萍在龙回的新店铺,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就这样,胡英萍在龙回站稳了脚跟,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当初那些不愿意将店搬到龙回的经营户了解情况后,纷纷跑来向胡英萍请教。胡英萍告诉大家,“你们跟着市场,跟着咱们国营企业走,肯定比自己单干要好。”在胡英萍的带领下,上百号木材经营户最终也选择了在龙回扎根。那些在浦江交了押金的经营户,宁可不要押金,也要跟着胡英萍留在龙回,木材市场也渐渐发展壮大。 胡英萍始终坚持诚信经营,在顾客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有这样一件事让胡英萍至今不能忘怀。新加坡人李兆庆、李思远是一对夫妻,也是胡英萍的忠实顾客,双方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不时还互赠一些精美的小礼品,双方的情谊早已超出了普通的生意伙伴。2009年,李兆庆、李思远夫妻因意外不幸去世。几个月后,他们的儿子在母亲的账本中发现还欠了“浙江义乌胡姐木材商行”一笔数额为3080的货款,于是立刻与胡英萍取得了联系。胡英萍得知此事后,也是感慨万分,“我不知道他们已经遇难了,他们的儿子来跟我结货款,我才知道这件事。当时我就说这3080,我只拿2000,剩下的钱请你帮我烧些纸、献个花圈,表示我的哀悼。” 作为义乌木材生意的元老,胡英萍还乐于助人,帮其他木材经营户解决了不少麻烦事、困难事,成了大家心中公认的“大姐”。为了更好地为市场发展做出贡献,胡英萍主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鉴入党之后,胡英萍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主动承担责任,为广大经营户树立了榜样。现在,胡英萍还担任了国际家居城支部的宣传委员,不仅为经营户和党组织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还发展了不少新人加入支部,支部也变得更加稳定。 回首风风雨雨这些年,胡英萍说,“我由衷地感谢各界领导对我们经营户的关心,我们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正是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经营户的共同努力下,义乌市场才创造了一个个从无到有的奇迹。未来,义乌国际家居城也必将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
GMT+8, 2025-5-1 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