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其他新闻 查看内容

风华四十载 百里“枣林”红

2023-5-2 10:31

摘要: 于历史而言,40年乃弹指一挥间。 于义乌而言,却是意义非凡。40年砥砺奋斗,40年生动实践,义乌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心血、智慧,创造了从一个农业小县跨入国际商贸城市的奇迹。40年间,义乌人民还开垦了一片文学沃土 ...


于历史而言,40年乃弹指一挥间。

于义乌而言,却是意义非凡。40年砥砺奋斗,40年生动实践,义乌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心血、智慧,创造了从一个农业小县跨入国际商贸城市的奇迹。40年间,义乌人民还开垦了一片文学沃土,建造了一个精神家园,它就是《枣林》——一个由市文联主办的纯文学刊物,也是义乌唯一一个“生于斯长于斯”创办40余年的文学期刊。

于《枣林》而言,40年是一次次更迭成长,是从青涩走向成熟、从懵懂走向自信、从初出茅庐走向落落大方的嬗变。40多年里,一个又一个“枣林人”接续奋斗,打造了一个海纳百川的平台,链接了一批澎湃热血的文学人,成就了“百里枣林红似火,累累硕果垂弯枝”的盛况。

青青枣苗迎风立

岁月如梭,长河有痕。

在义乌市档案馆里,珍藏着1981年1月1日出版的首期《枣林》,在《致读者》一文中明确:《枣林》由《义乌文艺》改刊号而来。

缘何取名“枣林”?上世纪80年代的义乌乡村,丘陵上满是一浪一浪铺开的山地,栽种的都是枣树。春时,簌簌衣巾落枣花,秋时,累累红果成云霞……“枣林有诗情又有画意。”创刊人之一龚震源在《<枣林>的诞生》一文中回忆说。

1983年,第一期《枣林》刊名改由丁玲题写。自此,《枣林》由县文联主办,一时间为义乌各界人士所熟知、向往。

“在当时的历史特定环境下,《枣林》是除义乌广播站以外的唯一一家主流的纸质媒体,也就成了义乌文化的代名词。”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何恃坚说。

一路走来,《枣林》并不平凡。

1992年,《枣林》改名为《枣林 枣林》;1997年,又改名为《枣林文艺报》;2000年,再次改名为《商城文化报》;2001年,恢复原刊名《枣林》。历经十年风雨,《枣林》已由16开的小报纸成长为一本纯文学季刊杂志。2006年起,《枣林》固定为双月刊。从此,《枣林》真正在家乡沃土扎下了根。

40余年,《枣林》几乎与义乌市场同步成长。虽是地方性的文学刊物,却备受历届中国文坛领导和文学名家们的关注。

“希望义乌文学多出几个像骆宾王、冯雪峰这样的文学家。”著名作家丁玲曾寄予厚望。2008年11月5日,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兴致勃勃为《枣林》题词:“文学之树常青”。何建明、叶文玲、艾青、吴劳等众多文学艺术大家都曾留下墨宝。

《枣林》容量虽小,分量却不轻。王西彦、俞天白等一批享有盛誉的义乌籍乡贤文人,接到约稿即伏案写作,寄往故乡。与此同时,《枣林》也得到了巴金、黄亚洲、舒婷等文坛名家的青睐。他们或指导或来稿,为《枣林》增添了厚重的文学分量。

“我最早的小诗,就在一个区办小报上发表的。所以一直到现在,我对这样的文艺小报还有一种乡土之情……”著名诗人顾城就曾写信这样说。

作为内部文学刊物,《枣林》的发行早已突破了地域界限,不仅赠送给我市党政机关、企业厂矿、学校和广大文学爱好者,还源源不断地流入全国各地文学名家、文学报纸杂志的编辑、科研院校图书馆和在外工作的义乌乡贤的手中,让他们了解义乌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累累硕果垂弯枝

桃花绽放时,“枣林诗会”在广袤的原野荡漾;南蜜枣飘香时,一首首《枣树吟》在梦想出发的家园吟诵……

《枣林》作为义乌唯一一个发表纯文学作品的阵地,市文联以“出人才、出精品”为宗旨,为培养文学新人,奖掖文学新秀,组织开展各层面的创作活动,举办了无数次丰富多彩的笔会、采风、作品研讨会、文学座谈会及系列征文活动。

至今,《枣林》已经出刊381期,结下累累硕果。

“小说、诗歌、散文和文艺评论等精品栏目,一直沿用至今。”梅海东介绍,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紧扣时代的发展,《枣林》每年都会适时推出不少增刊、专辑,社会影响十分深远。

为挖掘和弘扬义乌红色三杰文化,《枣林》倾注了大量心血,参与了吴晗同志诞辰 75周年、逝世15周年纪念活动以及纪念冯雪峰诞辰80周年、100周年、110周年,均分别出版了“纪念专号”,助推了红色文化的繁荣发展。新冠疫情期间,组织发表专辑文章200多篇,同心同德以文抗疫……

自设立首届“枣林奖”以来,市文联先后组织了建党100周年、喜迎党的二十大、义乌市场建设40周年、孝义义乌等一系列征文活动,并出版作品集或纪念专刊、专辑;为培养文学新人,开办了《枣林》文学创作函授中心,连续举办了四届“文学之星”大奖赛……其中,自2017年开始,连续举办三届义乌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并刊登获奖作品,增发澳门培正中学专刊,不断做大、做强、做精文学品牌,打造“国际儿童诗歌重镇”。

“请进来、走出去”是《枣林》培养文学人才的一个战略。市文联利用各种机会、多种形式,举办了大量文学艺术讲座和辅导联谊等活动。同时,分期分批组织骨干作家赴全国各地采风,以文会友,提升双方作家的实力和文学内涵。为了培养文学接班人,《枣林》推出过小作家夏令营,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另外,在《枣林》中还开设了“枣花芬芳”栏目,以刊发学生作品为主。

40年来,《枣林》的园地里走出了一个庞大的文学方阵,发现了如王宏理、龚应恬、杭间、尹剑锋、张涵政、吴红霞、黄克庭、徐衎等一大批可圈可点的名家。与此同时,这片园地也相继走出了更多的地方草根作家。在商城经济大潮中,他们默默耕耘、甘于清贫、潜心创作,涌现了一大批义乌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冯雪峰文艺奖等参评作品。

留连“蜂蝶”时时舞

40余年春华秋实,《枣林》的每一次成长,都离不开“枣林人”的辛勤付出。无论是主编,还是编委、责任编辑,他们与作者、读者之间,更似良师益友。

“18名充满生气的文学青年,聚集在碧波粼粼的巧溪水库管理处,同吃、同住、同劳动。6天后,《卖水记》《巧溪情思》等4万字的文章,作为1987年《枣林》第三期的专稿,很快就被编排、刊登、印发了出来。”施章岳在《逝去的那段美好岁月——在文联的那些日子》一文中,回忆了自己组织的第一次笔会。

1990年至2000年,张金龙调任市文联工作。其间,为了保留和发展《枣林》,他倾尽全力。“文联一向重视与校园文学社的联系,《枣林》常刊登校园文学作者作品,作家常到义中、义师、二中、城南中学、稠城镇中、宾王中学等学校讲写作体会,鼓舞青少年学生大胆写作;还组织作协会员拿出自己最优秀的作品,在省文联主办的《东海》杂志上集体发表。1995年编印了一本《义乌作家作品选》。”在《文联这十年》中,他这样写道。

王曙光曾任《枣林》编委多年。2009年10月《枣林》三百期纪念专刊里,他编辑了“我与枣林”栏目55位作者的文章,那些有着鲜明文学个性和饶有情趣的故事情节,至今未忘,常让他有些许温暖和感动。

梅海东接过“责任编辑”接力棒后,把读者的一句“很好”,当成至高礼赞。十年来,他也经常被作者与《枣林》之间“血肉相连”的情感打动。

2020年12月,“枣一代”龚应恬推荐了两篇“枣二代”的作品——他两个女儿写的《湾区的尘埃》和《天天向上》,寄给了《枣林》,并写下了在他心里刻骨铭心的记忆《写在前头——给枣林》,回忆了他在《枣林》的引导下走向以文字谋生的源动力。

“那片林子里的大树小树根是连着的,既是一个个的人,也是一个个的字,合起来它叫枣林,它既是一个小报(现在是个杂志),也是一个群体,还是一个家,既是一代人共同的爱好和梦想,也是几代人相约相聚的一个精神世界。”在《那一年,那一片枣林》中,龚应恬深情地说。

2022年11月的一天,95岁的老作家周志荣转了几趟公交车,拄着拐杖来到编辑部,身体还有些颤颤巍巍。“他已经出版了三本书籍了,还自谦地说是一个学生。”老人对《枣林》的感情让何恃坚动容,他唏嘘地说,“当时,他说送最后一篇稿子过来,没想到一语成谶。”

防欺凌,一起守护“少年的你”  健康活力满校园  稠江街道普查员: 尽心尽力做好普查工作  让这份“热乎饭”更暖心  我市因地制宜加快发展老年助餐服务  春“警”护航“筝”心守护  

义乌网

GMT+8, 2024-3-29 12:3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