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孩子,从学校毕业后进入金华制药厂上班,后来辞去工作到深圳闯荡。这一待,就是三十多年。时至今日,他在深圳已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既办实体企业,又涉足金融投资。 他叫刘明章,1968年出生于义亭上宅村,现为广东省义乌商会执行会长、世界义商总会监事长。 一个背包,孤身南下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跳出农门”是大多数农民家庭及孩子的心愿。中学毕业后,头脑聪明、处事稳重的刘明章被金华制药厂录用。 从校园到工厂,从学生到工人,面对环境及角色的转变,刘明章适应得很快。每天差不多的活、每月差不多的工资,时间久了,这份按部就班的工作让他开始产生迷茫:难道自己的一生就这么过了? 在厂里的日子,他的休闲娱乐活动不多,有空就翻看报纸。透过那些文字、图片,他开始书面接触改革开放中的深圳。这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城市,为他打开探知外界的窗口。 “我一定要闯出一番名堂!”1990年,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多岁的刘明章背着背包,坐上开往深圳的绿皮车,孤身南下。 初到深圳,满目的繁华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凭借之前在医药行业的工作经验,刘明章很快找到了工作,成为深圳华药南方公司的一员。踏实肯干的他,也一步步从办公室普通职员做到了副主任。 这期间,刘明章利用工作之余到高校进修,在学习中不断汲取养分,在提升个人知识储备和素养的同时学以致用,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 一个选择,搏击商海 在深圳待了15年后,刘明章无论是工作阅历还是人脉都有了一定的积累。这个日新月异的城市,越来越让他觉得自己不应满足当下的安逸,而是要勇于尝试。 “创业不分年龄,只要有想法和追求,全力以赴去实现,最终的结果哪怕是失败,也没有遗憾。”2005年,选择创业的他毅然辞职,开始做跟原先行业相关的医药产品出口代理和销售。 对这个行业的熟门熟路,再加上义乌人骨子里敢闯敢拼的基因,刘明章的创业之路还算平坦。2011年,他结束了单纯做贸易的生涯,开始涉足医药生产行业,在河北邢台与人合作办起了制药厂。“员工有300多人,一年产值在5亿元左右。”刘明章说,干实体挑战大,机遇和风险同在,而诚信经营是走向成功的阶梯之一。 一份牵挂,心系家乡 在办好实体企业的同时,2018年,刘明章又开始涉足金融板块。“目前主要是基金管理,比如说私募基金……”他说,项目团队中就有义乌老乡,这几年也力所能及地为义乌做了一些项目对接。 对出门在外的游子来说,家乡是永远的一份牵挂。这些年,刘明章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只要义乌有人来深圳,不管是招商谈合作还是考察学习,他都会尽量安排时间见上一面,看看有没有帮得上忙的地方。“相对来说,深圳我比较熟,能为义乌出一份力,那是很荣幸的事。” “虽然出来这么多年了,但每年的春节、清明、中秋、冬至等几个重要节日,我都会回到义亭。”刘明章说,每次回去他都会好好陪母亲聊聊天,到左邻右舍串串门,跟儿时的同学玩伴一起聚聚。 平时,刘明章也一直关注着义乌的经济社会发展。把生意做成事业后,刘明章开始把目光投向家乡,寻找合作的机会。“当前,义乌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市场、产业、城市转型有声有色,政府部门工作作风务实高效,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他说,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他非常希望能以产业回归的方式反哺家乡,为建设更美好的义乌贡献绵薄之力。 |
GMT+8, 2023-12-6 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