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其他新闻 查看内容

家校社联动 汇聚“心”力量 义乌市为青少年心灵构筑防护屏障

2024-1-20 12:58

摘要: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市通过家校社联动,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学生成长各环节,积极为青少年心灵构筑防护屏障。2023年,“全力保障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被纳入全市十 ...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市通过家校社联动,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学生成长各环节,积极为青少年心灵构筑防护屏障。2023年,“全力保障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被纳入全市十大民生实事。

年少早识“愁”滋味

1月16日上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卢蕴容接诊了23名患者,其中8名为青少年。“今天是工作日,青少年就诊比例会低一些。到了周末,青少年就诊占比能达到一半以上。”卢蕴容说。

“我感觉和学校格格不入,不适应环境,不适应节奏,也没有朋友……我不想上学了。”初一学生小年(化名)小学在老家就读,初中转到义乌后很不适应,他对学校专职心理老师如是倾诉。经过专业医生检查、谈话测评,发现小年已有较严重的抑郁倾向,需要进行药物和心理咨询治疗。

如小年一样,许多青少年正被抑郁症等心理问题困扰,从就诊情况看,目前心理类问题咨询对象年龄大多集中在12至18岁,问题通常有关学习、情感、亲子关系等。许多青少年因压力不耐受,表现出焦躁、沮丧、无助、失落等情绪,有些还会影响生活,例如饮食、睡眠失调,更有甚者,可能演变到自伤、自残。此外,厌学、网络成瘾、暴躁易怒……种种行为和躯体化症状的背后,折射的都是青少年情绪状态的波动。

卢蕴容介绍,青少年情绪波动常会有一些行为方面的先兆,比如孩子开始有意识地关上房门,或是喜好与以前出现变化,作息黑白颠倒,学习上动力不足等。这时,家长需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观察孩子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是否顺畅。如果感觉有异常,应该及时向专业力量寻求帮助。

青少年“心病”多发为哪般

很多家长疑惑,自家孩子平时乖巧懂事,学习成绩不错,和朋友相处也很融洽,怎么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进入青春期,孩子的身心由儿童向成人过渡,受激素影响,本身会变得敏感一些。”卢蕴容说,不过大部分来问诊的学生是情绪问题,及时加以干预,都能做好调整。

义乌二中专职心理老师吕晓琴表示,进入初高中,学业压力加重,孩子缺少自我调节的时间和机会,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考试分数波动大、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是日常学生倾诉的重点。”吕晓琴说,“每逢开学前后、春季、重大考试前后等关键节点,我们都会更加关注学生心理状况。同时,探索增加户外体育运动时间,加强情绪疏导。”

青少年心理出现问题,也可能是家庭“病”了。春晗学校专职心理老师贾斌芳认为,家庭是青少年最早接触的社会群体,也是青少年内心的归宿和寄托。“如果家长没有给予足够的陪伴和交流,孩子很容易缺失安全感。另外,家长在青少年出现一些问题征兆时没有正确理解和引导,青少年内心的问题也会被激化。”

“家长需要认识到,与儿童期、青少年期孩子的相处和教育模式是不同的。”卢蕴容表示,“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如果家长的心理状态没有做好调整,教育方式没有发生变化,就容易出现沟通问题,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亲子关系恶化。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学会理解孩子、支持孩子、接纳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这些对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起到一定程度的预防作用。”

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守护网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往往与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有关,心理问题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动配合。

如何判断是否出现心理问题?出现心理问题后应该怎么做?为解决这些困惑,义乌二中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来校开展《青少年心理危机识别和处理》主题培训,引导教职工正确看待青少年常见心理现象,帮助增强青少年心理危机识别能力,提升危机干预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养育孩子,也是一场自我疗愈。”春晗学校智慧父母课堂上,市精卫中心专家向家长普及心理疾病形成、发展、识别、干预等基础知识,帮助家长调整与孩子的沟通和相处模式。

近年来,我市盘活“课程、活动、文化”三块阵地,逐步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育人全过程,实现与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深度有机结合。一支相对稳定、专业化的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业已建立,分布于全市各校,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学生心理健康建档、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健康讲座等工作,帮助学生掌握应对压力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各校还与市精卫中心、浙大四院等专业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及心理援助服务,并为心理问题学生开辟转诊转介绿色通道。

市教育局、市妇联、团市委等单位共同承担宣教责任,依托义乌教育一体化平台,整合心理宣教数字化资源,搭建“益康心”云端心理服务平台、12355青少年服务台、“雷锋馆”心理加油站,实现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检测全覆盖。2023年秋季开学后,通过“益康心”平台,14.4万名学生接受心理筛查,做到一生一策,实现“预防、干预、转介、回访”一站式动态闭环管理。截至目前,未发生因学生心理健康引起的极端事件。

此外,政府、社区、学校、社会各级心理健康服务阵地也依势建立,开通市教育局心灵成长中心热线(85858858)、市精卫中心援助热线(85255444),免费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正逐步健全,力争“让青少年在积极的学校氛围中成才,在健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在和谐社会大环境里终身发展”。

咨询师观点

聚合力,全方位关爱“少年的你”

一提起青春期,大家首先联想到的是“叛逆”“崩溃”“不可理喻”等负面词汇。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为“第二断乳期”,各种心理冲击和情感冲突在所难免。

不可否认,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与其自身心理脆弱、抗压能力弱有一定关系,但在采访中,三位专业心理人士均表示,心理健康问题是生物、社会、心理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应把所有问题推给某一方。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聚合力共同应对。

首先,大家要有正确的认知。卢蕴容认为,很多人在身份上已经成为家长,但在心理和行为上却不懂得如何正确与孩子沟通和相处。好家长是需要不断摸索和学习的,家长要言传身教,例如多看一些有关养育方式、亲子沟通、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科普书籍,学习基础的心理学知识,适当教授孩子应对压力、处理人际关系、培养自律性、疏解情绪的方法,少一些否定、责备和压力,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接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做到与专业机构有效互动和合作,让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找到可以依靠和倾诉的对象。同时落实好“双减”政策,实现劳逸结合、提质减负。

学生自身而言,可以利用空余时间阅读一些心理健康教材和有关情绪管理、人际关系、饮食睡眠、自我管理的读物,在阅读中掌握简单的心理知识,学会认识管理自我情绪、处理同伴关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日常生活中,多与亲友交流沟通,保证充分的运动和睡眠,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如感到焦虑或抑郁,尽早向老师或家长求助。

此外,持续完善家校联动、医校联动、社校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心理危机处置机制,真正汇聚“心”力量,护航“心”未来。

向阳社区开展婺剧研学活动  40支球队 超百场比赛 上溪镇“村BA”开赛  三伏天,且看年轻人“中式”度夏  稠城街道:迅速行动 消除隐患  市执法局:排查整治户外广告隐患  

义乌网

GMT+8, 2024-7-27 07:51

返回顶部